央广网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精彩文章

央广网

专家:精准扶贫要注意“扶”后的可持续发展

2016-02-17 10:49: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2015年岁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发布。这份长达万余言的重要文件,对未来五年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

  当脱贫成为官员的“军令状”,与政绩紧密挂钩,效率貌似蹭蹭提高,公平难免哗哗下滑。因为贫困县的帽子能够换来财政补贴,过去戴上贫困县的穷帽子,是值得“热烈庆贺”的事情;如今,脱去贫困县的帽子成了绝对任务。也就造成了部分地方干部把数字作为硬指标。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李长安认为,目前的基层经验太过于表面简单理解,把精准扶贫理解成精准救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懒政和惰政。

  李长安:在扶贫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缺陷。其中之一,就是广为民众所诟病的“抢帽子”现象。一些地区、一些人,明明已经脱离了贫困状态,但为了套取国家和地方的扶贫资金,获取国家为贫困地区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主观上产生了不愿“脱贫”,甚至故意伪造、隐瞒自己的真实发展水平和收入情况,向国家申请成为“贫困县”或“贫困户”。这种抢贫困“帽子”甚至以“贫困”为荣的行为,除了是一种违法违规的行为外,还是我国扶贫政策存在漏洞的体现。换句话说,“抢帽子”之所以盛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扶贫不够精准,地方政府懒政和惰政,本质上就是一种“等、靠、要”的思想在作怪。因为只要贫困的帽子一戴上,国家的财政补贴、扶贫工程等等就会如期而至。

  按照中央的部署,在十三五期间,基本消除现行标准下的贫困状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任务之一。应该说,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为消除贫困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未来的任务依然很艰巨,脱贫担子依然很重。李长安认为,精准扶贫在于“扶”字上,在于扶后的可持续发展。

  李长安:现在情况变了,扶贫工程已经被明确纳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之中,而且扶贫效果如何也被成为干部考核的主要指标,甚至有可能因为扶贫不力而“一票否决”。在这种情况下,贫困就不是过去被当成的“香饽饽”,而是一种工作不力的表现。但因此而将“抢帽子”只是简单地理解为“丢帽子”,甚至甩手不管,那就更加错误。我们需要的是更为积极的扶贫态度,需要理论创新、方法创新,需要有将精准扶贫战略具体落实的实施方案。其中还有特别关注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事实上,也只有实现这种工作作风上的转变,我国的扶贫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编辑:孔明

关键词:扶贫;贫困;考核;精准;可持续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教育扶贫是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

2016-02-16 17:57:00

禹州市委宣传部:真情暖民心 实干解民忧

2016-02-05 10:14:00

习近平治国理政“100句话”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2016-02-03 13:33: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