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这些事儿,让农村人怀念,城里人羡慕!

2017-09-18 11:19:00来源:中国乡村之声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忆往昔,人工收割,一块块田地上站满了大人、孩子、老人,繁忙的收割,累得汗流浃背,谁也不言辛苦。窄窄的田埂路上,随处可见大人们挑着一担担沉重丰收的谷子。虽然把他们压得上气不接下气,但他们个个乐呵呵的,丰收的喜悦在他们的脸上绽放成一朵朵金黄的花。孩子则跟在大人身后,蹦着、跳着、歌唱着那美丽、丰盈的秋收。

  如今,科技在进步,很多地方用上了机械化设备,农民种地收割变得更轻松,那份儿时的秋收记忆也留在了心底。今天就让我们晒一晒回忆里那份美好,也让如今的年轻人瞧瞧,我们曾经历的那些“专属”趣事。

  1

  记得小时候的秋天家里会收玉米(我们这边叫棒子)和花生,

  院子里会堆很高的一个垛,差不多和房顶一样高,

  我们几个小伙伴会排着队从房顶上跳到垛上,

  然后从垛上滑下来。

  跳下来的时候还会喊一句壮烈的话语。

  感觉非常刺激,因为平时是不敢从房顶往下跳的。

  ——@丫丫

  2

  秋收季最有趣的游戏是“一火三吃”,

  方法是在地上挖一个二尺多长,宽度和深度都在一尺左右的坑,

  把一些干玉米杆,枯树枝之类的柴放到坑里,

  然后放进刚刚在地里扒出来的红薯,花生等蔬果,

  再把残存的,为数不多的嫩玉米棒子横着放在坑口上。

  接下来就是点火了,

  火总是不那么听话,需要一个人在坑口不断地吹气,

  一个同伴儿吹累了再换另一个。

  等火烧旺的时候,必须有人不断的往坑里加柴,

  还得有人看着火候儿转动坑口上的玉米,

  如果身旁的柴不够了,还得有人去找柴。

  最先烧熟的是底下的花生,

  这时候的花生要么是通体透黑,皮儿基本上已经成了碳化的那种;

  要么是花生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全,

  但是每每吃起来是那样的好吃,

  焦香味儿带着花生的鲜香,吃到嘴里就停不下来了。

  其次烤熟的是玉米,本来是黄澄澄的玉米已经变成了黑色、红黑色,

  烤的玉米是需要趁热吃的,咬一口唇齿留香。

  红薯是最后熟的,剥开炭黑的皮儿露出来火红的,蛋黄的红薯瓤,咬一口软软的,糯糯的,甜甜的。

  也有嘴急的同伴,没等热红薯凉了就急着吃烫到嘴的,

  这时候大家都会笑他是“馋嘴蛙”。

  ——@沧海狂人

  3

  对于别人来说秋天可能是金黄色的,

  可我的童年世界里秋天是红色的,

  因为我们家的特产是金丝小枣。

  在秋天,清晨起床去地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树底下摘枣吃,

  摘一个伴着露珠的鲜枣,放到嘴里那是一个清脆爽口。

  如果被妈妈发现吃了好枣,会被训的,

  因为那个时候的小枣是很昂贵的,可我们还是会偷偷吃好枣。

  放了秋收假以后,我们一群小伙伴还会在地里点火,

  会把小枣,花生,黄豆,茄子,玉米,红薯,南瓜等放在火里烧,

  等快要熟的时候,我们就用小棍子,扒开火堆,赶忙抢这些人间美味。

  一会儿一锅,一会儿一锅,一堆小孩吃的嘴上,手里都是黑乎乎的。

  哈哈哈哈,大家都满足的笑起来了。

  ——@观察员陈景月

  4

  秋收时会和一群老表们帮奶奶去田里收稻子,

  一个人割稻子,一个人抱着稻子去机器旁,一个人在机器那里打稻子。

  累了就躺在草垛上看着蓝天,或在田里抓泥鳅,

  忙完后成群结队的去河里洗澡,

  那个时候的河真的是清澈见底,大家一起嬉闹,

  大的总是会照顾小的。

  感觉那个时候什么烦恼都没有,好怀念!

  不像现在都没有小孩愿意去田里了,

  只会玩手机,少了很多乐趣。

  ——@悠悠我心

  5

  我的家乡位于鄂北岗地,盛产红薯。

  在七十年代水稻、小麦等主粮还填不饱肚子时,

  红薯因产量高(一亩可产四五千斤)成了乡亲们的“主粮”。

  因为多,秋季收获时大人们忙不过来,我们小娃子就帮忙。

  比方说爸妈用锄头刨出红薯后,我们就把红薯身上的泥巴掰掉,

  有时候还会分类,把长得大也长得光的放在一起,

  这些挑回家后放入提前挖好的红薯窖里,备着冬春粮用;

  一些挖破的,一般会用红薯插子插成薯干,

  撒在红薯地里晒干,有人专门收购然后卖给酒厂酿酒;

  还有一些长得较小的,捡回家后洗干净蒸熟吃,或者晒成红薯干吃。

  熟红薯干吃得津津有味儿,深受小娃子喜爱!

  另外,挑回家的大红薯下窖时,也需要小娃子帮忙往一个小于窖口的篓子里装,大人用绳子把装在篓子里的红薯送到薯窖里,窖里一个人负责把红薯倒入。不停地往里装薯,直到薯窖装满或地面上的红薯装完为止。

  整个秋收红薯的过程,基本都有孩子们的参与,

  既算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也有娱乐的成分,深受孩子喜爱。

  ——@雄关漫道

  6

  儿时家里特别贫苦,

  每年这个时候,爸妈都是早上4点或5点就起来,

  挖花生,掰玉米,割大豆,夜里借着月光剥玉米,

  拿剪刀或者起子把玉米先捅下一排,方便剥。

  自己家的庄稼收完了,还要和爸妈去别人家已经掰完的玉米地里捡剩下的别人不要的,拿回来喂鸡鸭;去别人家收割完的大豆地去捡地里残留的一粒一粒的大豆;再有就是等着下雨,光着脚拿着篮子去花生地去捡地里遗留的花生。

  童年的我,秋季是最幸福的,

  因为只有在秋收的时候才会一家人一起去捡庄稼,

  才会和爸妈有说有笑在一起,

  平常爸妈不是在地里干活就是在外打工,而我是寄宿在学校。

  只有每个星期天回家去拿下个星期要吃的咸菜(自己家腌制的,因没钱买学校食堂的菜,只能每顿买馒头夹点自己带的咸菜)的时候才会见到父母,寒暑假也要打工挣学费。

  只有收庄稼缺劳力了,才能和家人一起吃饭。

  而今我长大了,也更加思乡了。

  ——@Sunny

  7

  小时候家里种的地多,秋天我们姊妹三个都跟着父母一起忙碌。

  清晨,父亲带着我们往东南坡的麦地走,初升的太阳把四个影子拉的长长的,印在绿色的草地上十分好看。

  东南坡满坡都是金色的麦浪,

  一进地,我们三个会比赛谁割的快,

  我们最开心的就是中午收工回家能到吃西瓜,

  一颗西瓜一切两半,我和二姐吃一半,另一半归大弟和二弟,

  他俩吃着吃着就打起来了,无非就是谁多吃一口两口瓜的事,

  二弟说来就来的眼泪和进了西瓜里,也不知道甜味减少了没?

  下午割麦子格外辛苦,日头午后的余威罩着,

  腰经过一上午的弯啊弯,下午就疼的弯不下去了。

  这时,父亲就会卷一支旱烟,或者多给我们磨一次镰刀,或者去远处的机井里打凉水为我们解渴,

  这期间我们可以躺在麦堆上展展腰,

  母亲从来不歇,见我们歇着也从来不催促我们赶紧干活……

  夕阳西下,一家人有说有笑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不时和遇到的乡亲们喊上一嗓子,算是互致问候,

  劳动了一天灰头土脸的,但大家的脸上都是笑容:农民,秋收时节是最幸福的啊!

  ——@南丁琪琪格

  8

  我今年40岁了,我的童年趣事就是10多岁那年,

  家里种了五亩花生,那时侯我上初一,农村都是有秋收假的。

  我每天都与父母去地里弄花生,

  在地里听着爸妈说开心得话,相互打趣,幸福极了。

  现在再也体会不到那时的感受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父母真的不容易,当农民真的不容易。

  虽然想的是儿时趣味的事,可我现在还要说的是:

  希望大家爱护农民,珍惜每一粒粮食。谢谢!

  ——@宗意

  9

  我的家乡在川北,

  每到九月,稻田里的谷穗,黄灿灿的,像一串串金项链,挂在稻杆上。

  惹得大人们喜上眉稍,收割开始了!

  记得有一次,我和哥哥正躬着腰割稻杆,

  本来腰已弯得酸疼,忽然,我的小腿被什么碰触了一下,

  定睛一看,是鱼!

  我惊喜地叫了一声,哥哥一听有鱼,扔下镰刀,向我这边扑来,

  与我在水里摸来摸去,几个回合下来,一条巴掌大的鱼儿被虏获了,

  大家都乐得合不拢嘴,有鱼吃啦!

  父亲趁机给我们打气说,你们使劲割,田里肯定还有不少鱼,稻杆割完才能逮到他们。

  于是乎,我们忘记了腰酸背疼,拼命地挥镰割稻,只为能抓到几条鱼儿。

  那一田稻谷,感觉收得特别快,也特别有劲,

  最后还真的又抓了好几条鱼儿,让我们美餐了一顿,

  算是对我们辛苦秋收的犒劳吧。

  ——@廖万平

  10

  小时候全家人在地上刨土豆时,

  大人会提前准备些柴火,在地头掏个洞,

  上边用小土块垒起一个小山包似的,

  再用柴火烧红小土块,连同土豆埋在小洞里,俗名叫“烧锅锅”。

  焖上30分钟左右,烤出来的土豆,

  那个香味用语言无法形容,想起来真叫人直流口水。

  总之,秋收故事说不完,秋色美景描不尽!

  秋收不仅是童年的记忆,是现在并且是将来永远向往的时节。

  ——@平安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秋收;南丁;琪琪格;花生;农村人

这些事儿,让农村人怀念,城里人羡慕!

红薯是最后熟的,剥开炭黑的皮儿露出来火红的,蛋黄的红薯瓤,咬一口软软的,糯糯的,甜甜的。这时,父亲就会卷一支旱烟,或者多给我们磨一次镰刀,或者去远处的机井里打凉水为我们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