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山货“飞”出山窝窝 电商助武隆2万贫困群众增收

2017-09-15 19:15:00来源:重庆日报

  “妹儿,这是我自己做的苕粉,你称下有好重?”“要得,李阿姨,麻烦你等等哈。”9月12日,武隆区白云乡红星村苦竹堡组,42岁的贫困户李艳将前几天做的手工苕粉送到村里的电商服务点。网点负责人李成凤检验、称重后,麻利地进行包装。

  手工苕粉、蜂蜜、脆桃、羊角豆干……近年来,随着武隆电商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往藏于深山的山货飞出了山窝窝,成了热销的网货和特色旅游商品。今年1—7月,武隆农产品电商交易额突破1.5亿元,实现订单231.8万单。

  山货出山成时尚

  武隆位于武陵山与大娄山交界处,大部分地区被森林覆盖。良好的环境产出高质量的生态农产品,如羊角豆干、高山蔬菜、晶丝苕粉、鳅田稻等特色产品。

  然而,因为山高坡陡,村民聚居地分散,出产的农产品或销路不畅,或不成规模。如何让山窝窝里的农产品走出去,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一直是当地政府琢磨的事儿。

  2015年,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当地政府开始尝试通过电商为农产品寻找销路。武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电商的战略和实施路径,并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文件。

  在政策的鼓励下,在重庆主城工作的李成凤开始了一项兼职——利用周末试着销售老家白云乡的山货。她将武隆的苕粉、榨海椒、土鸡等山货通过微信销售,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去年9月,李成凤辞职回到了老家白云乡红星村,加入到当地政府组建的电商网点。通过李成凤,当地村民出产的苕粉、土鸡不但有了稳定的出口,还卖上了好价钱。

  贫困户李艳一家因为孩子读书负担较重,家里开了一个苕粉加工作坊。“以前,最高只能卖到8元一斤,现在通过电商销售,每斤最低都要10元。”李艳介绍说,今年,她家加工了5000斤苕粉,大部分通过电商渠道销售,毛收入将近5万元。52岁的贫困户谭文林则成了李成凤的土鸡供货商,从去年到现在销售土鸡300多只,收入超过1.5万元。

  截至目前,李成凤的网店已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2万元,每周销售额最高可达8000元,当地近20户村民成为其稳定的供货商。今年,她还将300只鸡苗免费发放给了6户深度贫困户,并和他们签订协议,如果按照标准喂养可以以高于市场价收购。

  这仅仅是武隆电商扶贫的一个缩影。目前,武隆75个贫困村实现了村级电商服务网点全覆盖,越来越多像李成凤这样的特色农产品经销者加入其中,奔走在村头巷口,带动2万余贫困人口,实现人均增收500多元。

  农商旅融合助力脱贫

  武隆旅游资源丰富,今年上半年,该区接待游客1290万人次,同比增长15.4%。旅游资源能否与其他产业嫁接,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呢?

  武隆仙女山游客接待中心一层的“寻味武隆体验馆”内,重庆日报记者看到茅草屋、乌篷船等具有当地特色的装饰大厅内,手工苕粉、蜂蜜、藕粉等武隆特色农产品整齐地摆放在展台上,不时有游客前来询价、购买。这个占地2500平方米的场馆,依托游客的现场体验,辅以电商销售的模式,既让游客品尝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还免去了购物携带不便的问题。武隆区电商运营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黄燕琼介绍,目前,这里已有5000多农户的产品入驻,农产品日交易额达2万元。

  而在仙女山镇,该区还打造了电商一条街等示范项目,依靠“试点+示范+推动+推广”的发展模式,带动其他配套产业及生产加工业协调发展。“通过‘互联网+’把武隆的旅游资源和特色资源推向更大的市场,既提升旅游知名度,又加快扶贫进程。”武隆区供销社副主任陈昌勇介绍,2015年起,当地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电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培育壮大电商经营主体、完善服务体系和物流支撑体系,实现乡村电商网点全覆盖。

  借助旅游资源优势,外来游客可以在仙女山等景区购买到当地26个乡镇的特色农产品。今年,为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武隆区电商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推出了特色农产品“福袋”,将贫困户出产的腊肉、苕粉等特色农产品统一检验、包装后,“打捆”成箱在各旅游窗口销售,目前,已销售福袋6.4万个。

  大平台支撑农产品上行

  借助电商平台、利用旅游资源的优势,武隆电商助农增收卓有成效。深究背后的原因,与武隆区电商统一大平台的打造不无关系。

  “整合了全区的资源,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完善发展。”陈昌勇介绍,2015年,当地成立了武隆区电商服务运营公司,逐渐构建起覆盖全域的电商网点,完善了区、乡镇和村三级服务体系,形成了1个区级电商运营中心,26个乡镇电商服务站和186个村级服务点。

  电商网点助力农产品上行,还需要解决销售的出口问题。为此,武隆区坚持“三维协同”的战略,充分借助京东、苏宁等第三方销售平台,开通了多个武隆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其次,该区还大力发展本地特色平台,鼓励培育了13家本土电商企业,成功打造“凤来谷”“寻味武隆”“五农人”“比丰优选”等4个知名电商品牌。

  山窝窝里面,农户居住分散,提供的农产品不仅规模小,质量还参差不齐。武隆区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物流体系构建是重中之重。”陈昌勇说,为解决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该区全区内建设了1个城区物流分拨中心和8个镇域物流配送中心,并组建了乡村物流公司,今年将完成5条区内线路,开通5条农村物流班车。

  此外,针对电商服务人才不足的问题,该区在鼓励返乡创业、大学生电商创业的同时,还加强了农村电商带头人的培训。自2015年以来,该区已开展电商人才培训7次,培训电商带头人210人,发展从业人员1600余人,成功打造白云乡红星村、巷口镇大巷口等12个“电商示范网点”,建立稻米、脆桃、蜂蜜等5个农产品基地。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电商;武隆;羊角豆干;山货;群众增收

山货“飞”出山窝窝 电商助武隆2万贫困群众增收

自2015年以来,该区已开展电商人才培训7次,培训电商带头人210人,发展从业人员1600余人,成功打造白云乡红星村、巷口镇大巷口等12个“电商示范网点”,建立稻米、脆桃、蜂蜜等5个农产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