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领路人——文学作品中的乡村基层党员干部形象 | 《凤凰琴》余校长

2017-07-17 14:33:00来源:中国乡村之声

  1921-2017

  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

  中国乡村之声特别策划

  领路人——文学作品中的乡村基层党员干部形象

  描述人物、记载时代

《凤凰琴》

  本书为刘醒龙中长篇小说选集,从《凤凰琴》可以看到知识分子的人生缩影,围绕民办教师只有一个转正名额该给谁的问题,展现了老师们从“为己”到“为人”的心态变化,表现了淳朴的山村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乐于奉献的宽阔胸怀

 

  

  余校长是一名山村小学的校长。

  本来身体就不好的他,不仅要照顾久卧病床的妻子,还要照顾学生,每天与学生同吃同住。他一直希望转正,但当张英子写的一篇关于学校教育的文章给学校带来了希望后,他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于是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决定把名额让给张英子。

 

  学校每天都会用竹笛吹响国歌,升起一面五星红旗。老校长说:这是为了让孩子们记得我们的国家,记得中国。

  下面这段,是对这一幕的生动描写。

 

  夜里没有做梦,睡得正香时,又听到了笛声,吹的又是《国歌》。张英才睁开眼,见天色已亮,赶忙爬下床,披上衣服冲到门外。他看到余校长站在最前面,一把一把地扯着旗绳,余校长身后是邓有梅和孙四海,再后面是昨天的那十几个小学生。九月的山里晨风大而凉,队伍最末的两个孩子只穿着背心裤头,四条黑瘦的腿在风里瑟瑟着。张英才认出这是余校长的两个孩子。国旗和太阳一道,从余校长的手臂上冉冉升起来。

  张英才说:"我迟到了。怎么昨天没人提醒我?"

  余校长说:"这事是大家自愿的。"

  张英才问:"这些孩子能理解么?"

  余校长说:"最少长大以后会理解。"

  说着余校长眼里忽然涌出泪花来。

  "又少了一个,昨天还在这儿,可夜里来人将他领走了,他父亲病死了,他得回去顶大梁过日子。他才十二岁。我真没断到他会对我说出那样的话。他说他家那儿可以望见这面红旗,望到红旗他就知道有祖国、有学校,他就什么也不怕。"

  余校长用大骨节的手揉着眼窝。

 

 

  图:乡村支教大学生给孩子上课

 

 

  下面这段,是对老师们从“为己”到“为人”的心态变化的生动描写。

 

  酒席散后,就到了黄昏。张英才送完最后一张桌子回来,见舅舅和余校长正在他家门口争论着什么,两人都很激动。张英才想拢去又有些不敢。站了一会,孙四海和邓有梅也来了。舅舅见了,就喊:“你们都过来!”张英才走过去。

  舅舅递过一张表:“你看余校长是怎么填的。”

  张英才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张英才三个字。

  张英才结结巴巴起来:“余校长,你怎么能把转正名额让给我呢?”

  舅舅说:“我劝不转他,就看你的了!”

  余校长说:“谁来也没有用,这是校务会决定的。”

  张英才不相信:“真的么?”

  孙四海说:“是真的,从上次李子出事后,我就一直在想,假如自己一走,李子一家怎么办,特别是李子怎么办。我的一切都在这儿。转不转正,其实是无所谓的。”

  邓有梅接着说:“明老师这一死,我彻底想通了,不能把转正的事看得太重。人活着能做事就是千般好,别的都是空的。张老师,你不一样,年轻,有才气,没负担,正是该出去闯一闯的时候。”

  张英才仍说:“我不信,这不是你们心里想的。”

  余校长正色道:“张老师,你这样说太伤人心了。邓校长和孙主任的确是自愿放弃的。只有一点,大家希望你将来有出息了,要像万站长一样,不管到哪里,都莫忘记还有一个叫界岭的地方,那里孩子上学还很困难。”

 

 

  图:刘醒龙小说自选集

  

  刘醒龙,湖北黄冈人。

  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圣天门口》、《威风凛凛》、《生命是劳动和仁慈》等长篇小说多部。

  小说《凤凰琴》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获第五、六、七届《小说月报》百花奖、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图:《凤凰琴》作者刘醒龙

  书评

  虽然之前听说过“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这两个词,但对于他们根本就不了解。

  看到这里才知道,在中国广大的偏远地区,有着这么一群心甘情愿、无私奉献的人,真让我惭愧啊。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我,现在才真真切切体会到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贵

  来自:豆瓣读书

  大山、小学、国旗,这是小说呈现给观众们的,然而书中让人们思考的却比这深刻许多。教育体制、行政体制,资金投入和走向,以及人的力量等等。

  每一个阅读过此书的人必然有自己的感受。平凡、朴实、没有功利心的民办教师,兢兢业业的为孩子们奉献自己的一生,这在中国社会这样的大环境下太可贵、太难得了!

  来自:百度文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

  经典的美、情、气之所以不会过时,正在于它来自火热的生活现场,经典自诞生之初就“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

  文学顾问:山东师大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丽军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校长;凤凰琴;张英子;文学作品;基层党员

领路人——文学作品中的乡村基层党员干部形象 | 《凤凰琴》余校长

”  孙四海说:“是真的,从上次李子出事后,我就一直在想,假如自己一走,李子一家怎么办,特别是李子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