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农机大国如何由大变强

2017-06-21 14:33:00来源:人民日报

  民盟中央赴江苏、山东围绕加快推进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制造转型升级调研

  农机大国如何由大而强(协商之路·民主党派调研行⑦)

  申 琳 是钟寅

  农机装备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国制造2025”明确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日前,民盟中央受中共中央委托,围绕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赴江苏、山东开展“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制造转型升级”为主题的重点考察调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率调研组考察了江苏南京、苏州、常州、丹阳等地的农机制造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详细了解企业发展质态。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率调研组在山东日照、潍坊考察。

  农机装备整机制造创新瓶颈亟须突破

   近年来,我国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一农机装备制造大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机械、农用水泵的产量世界领先。加快农机装备升级成为推进制造业供给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

  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农业GDP占比虽然不高,人均耕地仅有0.86亩,不足全国水平的六成。但其机械化发展水平却是全国领先,其中水稻机插率超过75%。张宝文表示,江苏被农业部授予农业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确实表现出整体水平高的特点,无论是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程度,还是农机装备生产和农机推广应用,都处于全国前列。他同时指出,2025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机械化率要从63%提升到75%,未来农机装备产业市场广阔。

  本次调研,张宝文走访了江苏常发、沃德、久富等6家企业,对江苏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留下了深刻印象。“发动机是你们自己制造的吗?变速箱是你们自己制造的吗?”张宝文在江苏调研期间,每到一家企业都要问到这两个问题。这两大部件是农机装备最为重要的零部件,必须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完整的农机人才梯队,才能够自主研发制造。

  张宝文在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一走进车间就抛出了这两个问题。公司总经理黄桂荣自信应答,“全都是自己研发的。”张宝文站在大型拖拉机前,一连说了三个“好”,竖起了大拇指说道,“你们的研发能力还挺强啊!”目前在该企业整机产品中,包括发动机在内,有90%以上的零部件,都是企业自己制造。

  科技创新能力是江苏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动力,以常州为例,柴油机制造能力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单缸柴油机的销量长期占据国内首位。常州诞生了一批农机零部配件全国“单打冠军”,不仅满足了本地主机厂的配套需求,还为全国各地的主机企业提供配套。 “十二五”以来,江苏农机行业新建省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30多家,其中常发集团、常柴集团、常州东风农机等企业的工程技术中心还被认定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虽然江苏省农机装备制造业产销收入已跃上千亿元台阶,但仍然面临中低端产品偏多,高端高效、环保智能的农业装备仍然依赖外资企业或外国进口。张宝文指出,国产农机装备在高端产品供给、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产品可靠性等方面均有提升空间。张宝文列举了新型的节能环保农用发动机、农机专用的传感器、无级变速器、大型拖拉机的智能作业电控制单元还不能自主生产,这些也成为了农机装备整机制造的创新瓶颈。就以变速箱技术为例,国内厂家还多处于同步换挡阶段,而国际先进企业已经能实现无级变速,这还存在差距。

  面对这些短板,物联网技术应用或将给农机装备产业带来机遇。目前,物联网产业是江苏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尤其是苏南地区正在成为物联网创新产业集聚区,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物联网企业正在江苏崛起,这成为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转型升级的动力。张宝文认为,物联网技术在农机装备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值得关注。他表示,目前农机产品呈现出智能化、精准化、标准化、大型化、高效化、节能化等趋势,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农机企业应该跟上潮流。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农机装备;农机推广;农机产品;农机企业;水稻机

农机大国如何由大变强

本次调研,张宝文走访了江苏常发、沃德、久富等6家企业,对江苏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留下了深刻印象。科技创新能力是江苏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动力,以常州为例,柴油机制造能力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单缸柴油机的销量长期占据国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