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农民工朋友已增加到2.8亿!有些情况需要大家警惕

2017-04-30 11:10:00来源:中国乡村之声

  国家统计局4月28日公布《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报告》从农民工规模、分布及流向,农民工基本特征,农民工就业,农民工权益保障,进城农民工居住状况,进城农民工社会融合情况六个方面总结了2016年我国农民工的总体情况。

  总数:

  2016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增长1.5%,增速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女性农民工占比继续提高,有配偶的占比提高。

  年龄:

  农民工平均年龄提高,2016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9岁,比2015年提高0.4岁。

  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比近五成。

  受教育:

  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重小幅下降。

  从业:

  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下降明显。

  日从业时间超过8小时的农民工占64.4%,周从业时间超过44小时的农民工占78.4%,分别比上年下降0.4和1个百分点。

  关注:

  外出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少了

  《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外出农民工增速继续回落,跨省流动农民工继续减少。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农民工月均收入3275元,增速比2015年回落了0.6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长安认为,外出打工不如返乡创业收入多,这是造成外出打工农民工减少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农民工数量的逐渐减少和不断加重的用工荒,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李长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国家最近这些年出台了很多的惠农政策,使得很多农民工返乡了。用工荒到现在应该已经有差不多十来年了。农民工短缺的问题,现在逐渐扩展到了全国。这个确实是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我觉得应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强教育和培训,用质量来取代数量;另外,加强社会保障,提高他们社会保障的比重以及覆盖面、水平,提高这些农民工的劳动参与度。

  警惕:

  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下降

  《报告》指出,2016年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35.1%,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比重为38.2%,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李长安认为,这一现象值得警惕。

  李长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下降,应该说是一个值得警惕的趋势。因为劳动合同是保护农民工权益的一个护身符。很多劳资纠纷的发生,就是因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说劳动合同不完整、不科学所导致的。我们国家的劳动法规定,所有的农民工都应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从企业方面来讲,肯定要遵纪守法,要主动地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从农民工来讲,也要有这种法律意识。

  欣喜:

  加入工会的农民工变多了

  《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已就业进城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的占比提高。其中,20.8%知道所在企业或单位有工会组织,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53.8%的农民工加入了工会,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李长安认为,工会作为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组织,未来应该帮助更多的农民工加入其中。

  李长安:工会组织在维护农民工权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如果你的权益受到侵害,可以有组织找,不用靠自己,实际上有利于化解劳资纠纷。这既是政府大力推动的需要,也是农民工本身的需要。所以我认为,以后农民工加入工会的数量以及比重会不断提高。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惠农政策;1980年;农民工权益;农民工合法权益;农民工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