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滚动新闻

央广网

江苏太仓:看现代农业如何迎风起飞

2016-08-02 11:16:00 来源:光明日报

  7月,江苏农职院、苏州农职院“太仓班”96名应届毕业生,不到两个小时就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有点特别的是,他们的就业单位,是江苏省太仓市各个农村和合作农场。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持续外移。近年来,太仓通过创新举措巧妙解决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诸多难题,让太仓现代农业发展持续领跑全国。在农业部发布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报告》中,太仓现代农业在近三年中两获全国第一,农民收入亦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谁来种地:职业农民被“疯抢”

  递上身份证、毕业证,拿出在校期间考取的拖拉机驾驶证、收割机驾驶证和插秧机操作证,眼前的“95后”应届毕业生周春玮,只用十分钟就在双选会上找到了工作。

  不同于一般的农校毕业生,包括周春玮在内的96名大学生,是太仓市委农工办、市农委联合农业院校2013年起首批采用“定向委培”模式培养的新型职业农民。录取学生的学费由太仓市级财政专设资金承担。

  在课程设置上,实施“一个院校+若干基地”的教学实践模式,核心课程分别由具有产业背景和学院背景的“双任课教师”授课。每年暑假,委培生进入农场进行操作实践和村务实践。“校外实训基地、太仓基层农村、农业企业、合作农场都是教室。”令毕业生虞艳红印象深刻的是,在学习“水稻工厂化育秧”这个项目时,大伙儿钻进育秧大棚,待了半个多月,一步步参与了水稻浸种、催芽等环节,最终掌握了水稻工厂化育苗的技术要领。

  “当时收了100个学生,有3个中途放弃,1名挂科太多没有毕业。剩下的96名毕业生,全都自愿留下来做新农民。”太仓市农委副主任徐永明介绍,学生签订五年劳动合同,工资待遇参照所在村(社区)干部副职。按当地政策缴纳“五险一金”,表现合格的一年下来起码四五万元。

  事实上,从2012年开始,太仓就筹划“定向委培”新型职业农民。

  数据显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太仓全市超过96%的农民通过“三置换”离开了田间地头。留在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在50岁以上,未接受过系统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然而,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作、标准化生产。

  在这种背景下,2012年底太仓出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设立900万元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着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难题。除了培养定向委培生,还用3年时间超额完成了“300名村级农技员短期脱产继续教育、6000名本地中青年农民技术技能培训”。

  如何种地:新经营主体成“主力军”

  合作农场,是太仓近些年出现并大力推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普通农民,有三种入股模式:以土地入股,拿租金;以资金入股,拿股金;以劳务入股,拿薪金。“实际干活的职业农民,每月发定额工资。同时,为了提高积极性我们另外定了标准。比如一亩地产量1000斤,超过的部分20%给两个带头人,下面员工拿20%,村里拿最后的60%。”

  除了合作农场,近年来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太仓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相继涌现。万家安蔬果专业合作社,建立起了一整套针对不同品种、类别食材的供应系统,让优质农副产品直达餐桌;三市村家庭农场,以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促进农业增效,“收入超过了普通上班族”;雅丰农场龙头企业,自主经营面积达3000多亩,种植以“璜泾大米”为主的优质农产品,每年可为村里增加数百万元收入……

  为探索“如何种地”的多样化模式,太仓专门出台了《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对于星级合作社,最高给予8万元奖励;对于创新应用先进技术,形成新型、高效生产经营模式的,给予3万~5万元奖励。通过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不仅种地:“互联网+”催生“开心农场主”

  行走在太仓城厢镇电站村的“开心农场”内,开心农场合伙人张晨一边观察蔬菜的长势,一边拍照通过微信发给租户们,让他们及时了解“自家农场”情况。

  “用手机在线实时查看蔬菜的种植、生长情况,线下享受冷链配送新鲜蔬菜到家的服务。”张晨告诉记者,开心农场半分地一年的租金是3000元。租户可以决定种什么,半分地最多可以种上四种蔬菜。开心农场会免费提供种子、农家肥、耕种农具等,平时代为管理,在种植、收获等时节会提前提醒农场主。

  3000元的租金看起来并不算很低。但仅第一期项目,就吸引了近百位租户。在张晨看来,他们愿意租,一方面是觉得太仓电站村的生态环境很好。有了地,节假日可以全家来种种地、收收菜,放松下身心。另一方面,自己种出来的菜,不会乱用农药,食品安全方面比较放心。

  “互联网+”为农业现代化装上了加速器。太仓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说,一些现代化的种植养殖基地正逐步告别传统的人力劳动场景,养殖场管理人员只要打开电脑就能控制牲畜的饲料配备、投送、降温等工作;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能为远处的农作物调节温度、浇水施肥。

  农产品电子营销,同样发展迅猛。绿阳果蔬专业合作社,2013年合作建设自主电商平台,当年平台销售额达100万元,带动农户近百户;电站村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网络年销售额达300万元;新海村“小树林”虫草鸡加盟1号店,年销售额超200万元……

  为推进“农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太仓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建设生态高值农业示范基地,推进建成省级土壤墒情远程智能管理监测站,用于提升复耕地肥力,收效明显。同时,依托互联网技术探索出的“1+3+x”防控技术集成模式,获得农业部专家高度评价,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村劳动力持续外移,让“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以及粮食安全成为多地农业需要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太仓通过职业农民的培训,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探索多种“如何种地”的模式;通过“互联网+农业”,则让种地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附加值。

  (本报记者苏雁本报通讯员王阳)

编辑:王肖军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院校;新型农业;如何种地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推动“互联网+” 现代农业发展

12日,我市举办现代农业物联网建设培训会,市农业局相关业务科(站)负责人,有关县(市、区)、台商投资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各县(市、区)拟建设农业物联网的38家农业企业近60人参加培训。

2016-07-14 10:50:39

“互联网+农业”热潮涌动 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

上周五,商务部公布《“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作为“互联网+”的首个行业规划,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问题再次引发热议,日前农业部提出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每个行政村将至少建设1个村级信息服务站,“互联网+农业”热潮涌动势不可挡。

2015-06-24 11:15:00

“互联网+农业”热潮涌动 传统企业转身拥抱互联网

上周五,商务部公布《“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作为“互联网+”的首个行业规划,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问题再次引发热议,日前农业部提出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每个行政村将至少建设1个村级信息服务站,“互联网+农业”热潮涌动势不可挡。

2015-05-19 16:39: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