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滚动新闻

央广网

书写“至贫能富”的赶超样本

2015-12-08 15:37:00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书写“至贫能富”的赶超样本

——看福建省宁德市如何摆脱贫困

  本报记者 钟欣 李飞

  “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

  ——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他如此讲到。

  “闽东,交通闭塞,信息短缺,是小农经济的一统天下。商品经济的发展较其他贫困地区,显得更为步履维艰。人们说起闽东,便是五个字:老、少、边、岛、贫。

  毫无疑问,在发展商品经济的海阔天空里,目前很贫困的闽东确是一只‘弱鸟’。”

  ——1988年9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深入闽东九县进行调研后,在随感《弱鸟如何先飞》中,他如此写道。

  宁德,俗称闽东,地处福建东北翼,与台湾省隔东海相望。

  按理说,位于开放、富裕的东南沿海地区,宁德市本应跟封闭、贫困沾不上边。但事实上,由于历史环境特殊、自然条件复杂,这里一度是中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有人称之为中国黄金海岸线上的“经济断裂带”。

  上世纪80年代末,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开始将扶贫开发作为闽东中心工作。多年来,宁德始终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作为工作主线,一任接着一任干。

  靠着“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和“弱鸟先飞”的进取意识,如今,几代闽东人的心血换来了一份宁德扶贫开发的“漂亮”答卷——贫困人口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 77.5万人下降到现有的低收入人口14.5万人,贫困面从37.8%降至4.26%,2014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1302元。

  滴水是如何击穿贫困顽石的?“弱鸟”是怎样羽翼丰满起来的?鉴往知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宁德,寻找“摆脱贫困”的答案。

  弱鸟须先飞至贫能变富

  车行满眼绿色的太姥山麓,溯蜿蜒清澈的九鲤溪而上,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很快出现在通畅的公路边。白墙黛瓦,村舍整洁,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穷山村。

  “您还记得原来村里有多穷吗?”见有老人在村头健身广场上聊天,记者上前问道。

  “那时候,小孩子没有鞋穿,婆婆和媳妇只有一条裤子,轮着穿。”村里的老人还清楚记得20多年前过苦日子的光景。

  不只赤溪一村,硕大的穷帽子曾经罩在整个宁德市的头上。

  那时的老百姓是真穷,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地瓜饭,不少地方的村民不认识一百元的人民币。宁德是真落后,山高路险,交通不畅,投资商来了就走,只留下四句话:水停停,电停停,路不平,人不行。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叶,宁德仍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9个县中有6个县被认定为国家级贫困县,120个乡镇中,52个被列为省级贫困乡镇,全地区农村有三分之一人口在温饱线上过活。

  1984年,一篇题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报道,向全社会展示了赤溪村的贫困情况,引起党中央高度关注。波澜壮阔的中国反贫困事业掀开大幕,宁德人“拔穷根、挪穷窝”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80年代填饱了肚子,90年代摘了穷帽子,新世纪以来更是迈开了全面小康的大步子。过去30年,宁德沧海桑田,一步步摆脱贫困,靠的是什么?

  填饱肚子,宁德靠的是找准发展的路子。1988年7月,习近平走进闽东。仅1个月时间,他就走遍闽东9县,在细致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组织“经济发展大合唱”,大念“山海田经”,推广“种养加”,农业和工业两个轮子一起转。1989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54元,比1985年增加224元,年均增幅达到 13.8%,基本解决了绝大多数贫困户的温饱问题。

  摘掉帽子,宁德的关键是抓住了政策机遇。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批准闽东为“开放促开发扶贫综合改革试验区”。

  宁德市精心组织“八七扶贫攻坚”,在福建省率先开展“造福工程”,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超常规发展措施,追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赶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的浪潮,顺利摘掉“连片特困地区”和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紧紧瞄准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三块靶子,宁德迈开了全面小康的步子。以经济社会发展薄弱乡村为主战场,以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为主要帮扶对象,宁德全面组织实施整村推进、小额信贷、造福搬迁等扶贫工程,用本世纪第一个10年的努力,换来了25.68万人实现脱贫的成果。

  十年“输血”就地扶贫,十年“换血”搬迁扶贫,十年“造血”产业扶贫——“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畲族村,正是宁德脱贫的缩影。

  “输血”离不开“血管”。“第一个十年主要是修路,路修通了,赤溪村和外界有了联系,村里人慢慢吃饱了饭。”磻溪镇党委书记郑晋生介绍说。

  1995年5月,下山溪自然村22户畲族村民成为“造福搬迁”项目的第一批受益者,此后,分散在大山里的赤溪12个自然村350多户畲族群众全都搬到路边来,村里的人气一下子聚了起来。

  “这几年,环太姥山旅游越来越热,赤溪村生态环境好的自然优势变成了产业优势,村里上了旅游项目,村民开特产店、农家乐,都发了家、致了富。”郑晋生告诉记者。

  从村头走到村尾,村民有的把自家一层改为铺面房,二三层做了库房;有的装修了客房,把自家改为民宿,室外晾晒着洗干净的床单。山清水碧的赤溪,已经找到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新吃法。66岁的村民吴思平指着面前的菜地告诉记者:“来我们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准备在这里建个大棚,开个‘农家乐’,让游客自己进来采摘,我们帮游客加工做菜。”

  穷村巨变,靠的是水滴石穿,扶贫扶志,激发了村民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原动力,从而稳步迈向“百姓富、生态美”,书写出“至贫能富”的追赶样本。

编辑:孔明

关键词:墙黛瓦;持续增收;贫困户;闽东;输血

说两句

相关阅读

白墙黛瓦的徽州民居 遗世独立的旧梦

从黄山回来之后,我经常梦到那些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高高的马头墙,那一重又一重的院落,深深的天井,雕花的窗户和门栏……  徽文化中“三雕”(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砖雕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是徽派建筑一大特色。

2015-08-11 09:50:44

云飞雾缈的华东最大梯田别样美

人们常常这样,早就听说华东最大的梯田在云和,可宁愿千里奔袭去云南,身边的美景却一直不去发现。梯田山谷还在云海的包围中,微风拉动云层,如大海波涛般起伏,翠绿的稻田间,黄墙黛瓦的村落若隐若现。

2015-08-27 10:10:26

#你不知道的杭州#白乐桥寻找那喧哗里的幽静

我的大学生活是在杭州度过的,那时候的杭州就恰似小区里的后院,娴静悠闲,白堤、苏堤、柳浪闻莺、曲院风荷......随处可看见我们挥放青春的身影,那时的杭州属于我们。区内流水淙淙,绿茵苍翠,古色廊桥横跨两岸,青石堆砌的岸堤在岁月中早已爬满青色。

2015-06-16 09:40:33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