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滚动新闻

央广网

800产粮大县贫困人口3600万 为何产粮越多反而越穷?

2015-08-25 10:00:00 来源:央广网—中国乡村之声

  今天一上来,我们先跟大家来说一个词——粮财倒挂,也就是粮食贡献越大、地方财政收入越少、农民收入越低、经济越落后。

  在我国,这样的地方还不少。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的一份调研报告称,占全国粮食总产量近四分之三的我国800个产粮大县中,国家级贫困县竟达105个之多,贫困人口达3600万,我国粮食主产区人均财政收入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八成,综合城镇化率仅为24%。

  以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省为例,该省的70个产粮大县中,43个县财政收入不足1亿元,21个县是省级或国家级贫困县,60个县要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政府运转。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李秉龙:目前,人们更多地表现为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需求的增长,而粮食在整个农产品里面,消费比例越来越低,一般来说卖不上好的价钱所以,如果一个县以种粮为主,农民要想增加收入比较困难。

  另外,很多产粮大县地处比较偏远,所以它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也不好。因此我国产生了很多产粮大县也是财政穷县,甚至是国家级贫困县的现象。

  “粮财倒挂”背后的隐患:或将导致肚子不饱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但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农业也进入一个高成本的通道。而且,粮食生产越来越向粮食主产区集中,近十年来,全国粮食增量91%来自黑龙江、河南等13个粮食主产省。

  种粮“出力不讨好”?

  如今,大多青壮年农民不愿呆在农村,不愿种田,大多进城打工了,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状况令人堪忧。农村里基本上是“386199部队”(38:妇女、61:儿童、99:老人),种田主要靠老人和妇女,因此,良田搁荒现象十分严重,长此下去,“未来的中国,谁来种地?”——这是一个不得不重视且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对国家来说,将带来粮食安全隐患;对个人来说,将导致“肚子”不保。

  “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而“无农不稳”则是最根本问题。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解决好“分工不分家”的问题,需要国家的“大盘子”政策。就像一个家庭一样,要有人挣钱养家,也要有人在家做饭带孩子。挣钱的钱袋子鼓鼓的,总不能让做饭带孩子的没钱花吧。工业地区富得流油,却让给“饭碗”的产粮大县“没钱花”,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

  怪圈如何破解?

  解决“粮财倒挂”现象,其一,要强化国家“一盘棋”的理念,没有产粮地区提供粮食保障,工业地区如何生存?其二,提高粮食价格,加大种粮补贴和产粮地区财政资金补助力度,让粮食主产区靠种粮也能富裕和发展起来。其三,通过“以工补农”实现工业地区和产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相对平衡。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李秉龙认为:要解决财政问题有两个路径:一是发展非农产业,使财政收入增加;如果发展不起来,就需要上级政府从公平的角度来进行转移支付,因为农业没有税收,所以靠农业是靠不了的。

  也就是说,对产粮大县的财政问题,要通过公共财政政策手段来加以解决。如果财政不足以解决大家的工资、一些事业费的开支,那么应该由上级政府给予补足。

  粮食增产增收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

  增加科学技术的研究

  特别是在新品种和新的农艺方面的研究。使粮食产量的增长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

  加强粮食主产区良田的建设

  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提高土壤的肥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粮食的主产区适当支持畜牧业发展

  使粮食生产经过畜牧业以后进一步增值。

  农民应该组织起来

  通过农业合作社来达到规模有效的利用。另外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这样一种方式走产业化的道路。

  品牌塑造

  粮食要按照无公害、绿色、甚至有机的要求,通过品牌塑造,卖上更好的价钱。

  走规模化的道路

  帮助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形成较大的规模,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是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来源:三农时评、人民网、新华网、华商晨报、河南日报等网络综合本文已注明来源,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

编辑:孔明

关键词:兼业化;贫困人口;种粮;肚子;粮食主产区

说两句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