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滚动新闻

央广网

“猪周期”规律失灵:肉价4个月暴涨50%

2015-07-24 14:17: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3年猪价低迷导致的生猪剧烈去产能,使猪价在消费淡季站上猎猎风口。

  “这3年不容易,挺过来的、栏里有猪的,现在都在笑”,7月21日,廊坊胜利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少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去年这个时候发改委组织座谈,我们普遍认为在当时去产能的速度下,猪价应在今年八、九月才开涨,但实际上,去产能比我们预期的更加剧烈,涨价峰段提前到3月即已到来”。

  农业部数据显示,5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923万头,同比和环比分别下跌15.5%和1.2%,相比前期高点5068万头,下降了22.59%。自今年3月份开始,猪价在4个月里上涨50%。

  也不少养殖户倒在了黎明到来之前。记者了解到,这轮持续三年之久的“猪周期”大U型底部,挤出了京津冀地区近四成的养殖散户。“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句俗语正是养殖行业风险的最好体现。

  “猪周期”不管用了

  虽然历经三年低迷煎熬,但此轮猪肉价格涨势依然诡异。

  按照经验,“猪周期”差不多总是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同时大的“猪周期”里又套着小的“猪周期”,即养殖户一年内总有几个月分别赚、平、赔。

  而此轮“猪周期”,不仅跳脱了大部分业内人士的经验预判,而且跳脱了大小两个“猪周期”规律:大幅涨价提前半年到来,在淡季实现了大逆转。由此,4个月实现涨价50%的生猪市场,被人称作“猪价开挂”。

  供需不均衡,是导致涨价周期到来的首要因素。

  梳理近年数据,可发现生猪存栏量环比自2014年10月开始下降,至今累计降幅达11.7%,已经降至2009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能繁母猪存栏量更是自2013年2月份开始呈持续下降态势,截至2015年6月份累计降幅超过23.4%。

  孙少志进入生猪养殖行业已有20年,养殖规模在京津冀地区位列前五强,作为资深从业者,他认为,“猪价上涨有两方面原因,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供少于需,另一个则是进口肉与走私肉。”

  “近年欧洲等海外市场经济不景气,猪肉消费低迷,冷冻肉积压的可能性增大,找到市场消化的压力不小,向中国输出猪肉的动力很强”,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认为,“国内现在人工成本也比较高,加上以上因素的影响,中国猪肉的成本一般要比国外高上约30%。下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快速上涨,现在生猪价格涨到每斤9元左右,而美国、巴西的生猪价格在每斤4~4.5元,比国内便宜一半。”

  对此,孙少志表示,按其观察,在饭馆、加工企业中使用到的廉价进口肉与走私肉,价格比国内至少低三成,占据到二成以上的市场空间,“现在海关严打走私肉,对市场提振起到重要作用”。

编辑:洪越

关键词:猪周期;母猪;养殖户;生猪养殖;每日经济新闻

说两句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