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一带一路风物志|线牵中外木偶缘

2017-05-13 15:3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13日消息(记者白晨)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一带一路”建设,可以惠及中外,互通有无,对于沿线国家和中国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早在古代的古丝绸之路,东方的丝绸、茶叶输往波斯和罗马,西方的珍异之物也同样被运往中国,一个文化经贸大交流的时代就此开始了。看似无关紧要的花花草草却牵动了朝野上下、古今中外,在那条风吹耳闻的古道上引出无数传奇故事。

  为了再现一带一路上的风物和传奇,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中国乡村之声将推出系列报道《“一带一路”风物志》,第三篇《线牵中外木偶缘》。

  导读: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福建泉州的提线木偶戏入选表演项目。四年后,泉州提线木偶又登上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而在此之前的上百年里,提线木偶戏,早已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到了其他国家。这小小的提线木偶,如何而来这么大的魅力呢?

  提线木偶戏,源于秦汉时期。小巧精致的木偶,在演员们几根丝线的牵扯下,做出各种动作,在戏文里讲述着一段段佳话。而提线木偶戏的演员们,也在舞台的背后,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在福建泉州通政巷,飞檐翘角的砖红色古厝里,一场提线木偶戏即将上演。

  一座古色古香的红色舞台上,泉州木偶剧团的青年演员潘少阳慢慢走到了中央,带来节目《钟馗醉酒》。

潘少阳正在表演

  他身穿一袭黑色的短衫长裤,站在木偶背后,双手通过钩牌和丝线操纵着半米高的木偶,拿酒、倒酒、喝酒、醉倒……“捉鬼神仙”钟馗的豪爽活灵活现。

  潘少阳:传统的木偶差不多是有16根线,一只手提4根手线,可以变化五、六个动作来走路。

  潘少阳选择的木偶戏行当是“北”,也就是“净”,俗称花脸。这个性格内向的小伙子,偏偏喜欢霸气的角色。

  潘少阳:我喜欢的角色是霸王项羽。我有一股想把他征服的欲望,但是现在可能还做不到。演木偶戏是人先理解,然后再把人的思想灌输到木偶身上。

  一根提线牵两端,一端是演员,一端是木偶;一端是年轻的“90后”,一端是古老的“2000多年前”。

泉州木偶剧团演员陈应鸿正在表演《小沙弥下山》

千年鲤城的提线木偶

  泉州提线木偶戏,也叫悬丝傀儡戏。据泉州木偶剧团艺术总监王景贤介绍,这项传统艺术发源于秦汉时期,最初是宗教祭祀的道具,后来变成了艺术性表演;从唐宋时期开始,渐渐走进了泉州普通百姓的生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聪鹏正在制作木偶头

  福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起点城市之一,曾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第一大港”。宋元时期,泉州已经与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呈现出一片“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景象。

  阵阵海风不仅见证了繁盛一时的经贸往来,也带来了各种文化的交融联通。传统的提线木偶戏,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渐渐流传,在明清时期,已经从泉州传播到了东南亚的华侨聚居地。如今,泉州木偶剧团的演出已经遍及世界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而这一线一偶的艺术,也成为了泉州人童年的共同记忆。

提线木偶戏《卢俊义》剧照

  剧团的“70后”木偶戏演员戴勋,至今记得他与提线木偶的第一次结缘。

  戴勋:演员们排练的时候,我就趴在门缝里看。哇,很神奇。回去以后就用两根筷子,自己扎了几条线,吊了一些小纸人玩。我叔叔还开了一句玩笑说,长大以后你也去演木偶戏吧。我说,好啊、好啊。

  演员们人生的木偶戏,就这样开场了。

戴勋在表演提线木偶戏《命运傀儡》

博采众长的时代选择

  上个世纪90年代,戴勋开始学提线木偶戏。与他一起学戏的同学,有的一毕业就放下了手中的钩牌和提线,去了电视台、邮电局、公安局。戴勋,依然坚持着自己童年的梦想。

  戴勋: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挣钱养家糊口,这是多幸福的事情啊。如果说我要大富大贵、我要别墅洋房、我要游艇,这个没底的。

  可是,他的表演对象——观众,却与这项传统艺术渐行渐远。那时候,能引起万人空巷的,不再是木偶戏《三打白骨精》,而是电视剧《渴望》《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

  戴勋:我们这批当时到剧团实习,虽然传统剧还没有很没落,但是创新的这些东西,观众的受欢迎程度肯定是高于这些传统的。心里就想的是,我们是不是走另外一条路。

  路该往哪里走?这是戴勋当时思考最多的问题。

  戴勋: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者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部三国演义。如果观众有自己独立的性格,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国外的经验,就像印象派画作。

  眼光开阔的泉州人,把外国文化注入中国传统的提线木偶戏。泉州木偶剧团编排了大型讽刺喜剧《钦差大臣》。

  戴勋:果戈里的《钦差大臣》是世界名著,把它移植到以中国古代官员、中国古代表演形式展现出来,外国人也能接受、中国人也能接受。剧团的全新改编中,故事主线没有太大差别,但很有中国特色,官员就叫钱三、钦差就叫贾四、随从叫朱五。到俄罗斯“中俄文化年”演出的时候,俄罗斯观众普遍接受、好评。

提线木偶戏《钦差大臣》剧照

  中国的人物角色配上俄罗斯文学的剧情,《钦差大臣》成功了。不过,也有一些改编剧本并没有引起什么水花。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想法很好,但这是不是一个让传统提线木偶戏重回巅峰的最佳选择呢?

  喜欢演霸王项羽的潘少阳,五年前进入剧团。在这个“90后”眼中,提线木偶戏的发展,不仅在剧本,更在人。

  潘少阳:如果你演给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的需求没有变,就喜欢这种情怀的东西。但是比如说“90后”“80后”,他们看木偶戏更需要比较能吸引他们的东西。如果说我自己不是学习提线木偶,我可能来了就看不懂。我们这些年轻人如果对闽南文化没有研究,也是雾里看花。

  是坚持传统还是投入创新?是演中国剧目还是编外国文学?是迎合观众需求还是走自己的路?

  戴勋:走传统的路,有人喜欢看,但是毕竟无法吸引大多数。不过,技巧性的东西不断往上加,就脱离了戏剧,变成了技巧的堆砌,这种跟杂技有什么两样呢?毕竟这是我们几千年传下来的东西。

  潘少阳:传统的东西一定不能丢,因为丢了就没有。我觉得应该根据传统的东西去加入创新的元素。因为现在太多元化了。这个就有一个“度”,因为你如果一味给观众东西,你可能要抛弃自己身上的东西。

泉州木偶剧团艺术实验演出队队长沈苏革在为排练传统剧目《目莲救母》做准备

传统根基的世代坚守

  千百年来,提线木偶戏的剧本不断创作推出,表演形式除了传统的四美班,还有了天桥高台等等。当年的创新,成了现在的传统。现在的传统,又等待着全新的丰富。

  不过,潘少阳觉得,无论唱的是古典还是新编,无论讲的是中华文化还是外国故事,最终都要回归到拉起木偶线的一提、一走。提线木偶戏世代传承的形制和线规,才是包容并蓄的立足之基础,是不可剪断的生命之线。在泉州人的心里,这是对传统文化不变的景仰。

  潘少阳:家里人一直很支持我,说这个是泉州传统文化,希望我坚持在这个事业一直走下去。

  潘少阳和他的“90后”小伙伴们,每个月都会进行公益演出,演的大多是取材于中华古典文艺的小短剧,比如《黛玉焚稿》《小沙弥下山》。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公益演出的最后一个节目,是演员、木偶与观众的互动。潘少阳提着木偶、站在舞台上,让观众和木偶来一次亲密接触。台下的孩子们总是迫不及待地围到舞台前。

  潘少阳:现在每天在演出的时候,有的时候我就会想,当年我可能就是那个站在台下,抬着头看着老师们表演的我可能就是那个孩子。我觉得说,今天10个小孩子,只要其中有一个说未来能对木偶戏有喜欢、去学习,有去感染到他们,这样就够了。

编辑:孔明

一带一路风物志|线牵中外木偶缘

提线木偶戏,源于秦汉时期。小巧精致的木偶,在演员们几根丝线的牵扯下,做出各种动作,在戏文里讲述着一段段佳话。而提线木偶戏的演员们,也在舞台的背后,演绎着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