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封面文章

河北沧州治理地下水超采艰难起步

2014-07-16 08:29:00  来源:央广网  说两句  分享到:

  编者按: 河北省目前由于地下水,特别是深层地下水超采严重,已经形成了多个地下水漏斗,引发了地质灾害,也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在过去的几年,作为超采严重地区之一的沧州市就已经着手开始治理超采情况,今年沧州又得到了河北省下发的数十亿元的资金,用于地下水超采治理。那么当地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呢?未来将有怎样的规划呢?

  央广网沧州7月16日消息(记者李伟民)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 在沧州市东光县张王镇西王小店村,记者赶到的时候,村民们正在用水泵,从村里的坑塘内抽水浇地。

  村党支部书记李关东:“这是原先的一个坑塘,咱通过这几年这个水利局和镇政府的改造,这个规模就大了。原先咱们这个坑塘啊,就是一个瓢似的浅,这几年通过改造,就形成了一个大水库的样子了。咱这个总的面积是130亩地,最高水位8米深,平均有50万立方水,满水的时候三千亩地浇两遍没问题。”

  治理地下水超采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开源”,帮助村民找到可以替代深层地下水的水源。而西小店村村里的坑塘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沧州市水务局水资源科科长崔英龙介绍了坑塘的具体作用: “一个是本地雨洪资源的积蓄。我们沧州这里降水比较集中,其中百分之七八十的降雨都集中在汛期,如果不能有效地积蓄呢,一流走一蒸发就没有了。通过深挖坑塘呢,可以积蓄一下本地的雨洪资源。”

  沧州的本地种植的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由于小麦的需水期正好处于当地气候的干旱期,降水少,因此,以前的小麦种植大量依靠机井所抽取的地下水。如今村民再浇小麦,坑塘里面有了水,就不用再抽地下水了。

  西小店村村支书李关东也说,过去种小麦,要浇水的时候没有水,夏天的时候降水多了有的地块还会遭受涝灾。如今有了坑塘,就不用担心这些了。

  “在涝的时候,咱有七个闸门,各个都能关上,在旱的时候,咱能浇水。”

  事实上如果有可替代的水源,村民并不愿意继续使用机井,原因就是成本太高。如今,西小店村的机井除了饮用水还抽取一部分地下水以外,已经没有人用了。

  李关东书记给记者算了一笔电费的账:“井水成本太高。它成本得18块钱一亩地啊。用这个坑塘两遍水才六块多钱啊。我们还抽取一度电5分钱的管理费,一亩地6度电,五六三毛钱,村民很满意。”

  另外,有了地表水,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上去了。西小店村相邻的白眉张村有大片的葡萄地,村里的坑塘已经使用了三年了。村支书宋福彦说,地表水更适合灌溉。

  “这水属于地上水,咱农民叫地上水,浇到地里能提高地温,葡萄长的就个大又甜,这就是无形的好处。这变相的不就是收钱多了嘛,所以这个坑塘的好处是很大的。”

  政府掏钱修坑塘,农民不仅得到了实惠,而且主动停止了使用机井,从而保护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今年,由于得到了上级资金和政策的帮扶下,沧州市未来打算将坑塘这种水利设施扩展到每个依靠深层地下水灌溉的村庄。 虽然水务部门帮助农民“开源”,但是水务部门承认,从根本上来说,这也不能够改变沧州市是个缺水的城市的事实。因此,如何“节流”也显得非常重要。发展节水灌溉就是节流的措施之一。

  在沧州市吴桥县,大户李刚今年种植了200亩的玉米。他的田地同时也是节水压采高效灌溉项目的试验田,采取喷灌和滴灌的方式灌溉。吴桥县水务局曲局长介绍:“他这个大概能够节约四万方的水,滴灌的话大概能节水百分之四十,另外由于使用了深浅地下水混配,还可以进一步减少深层地下水的使用。”

  大户李刚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高兴地合不拢嘴:“咱包地关键就是浇水,只要是把浇水解决了,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这是最大的难题。使用喷灌以后呢,就是说我不用雇人了,减少投资,还能增产。”

  吴桥县水务局曲局长介绍,未来节水灌溉技术将推广到吴桥县其他没有地面水灌溉水源的地区。

  “就是说地表水覆盖不到的地方,只能用深层地下水的地方,咱必须给他上这个。在咱么这大概有十万亩的这种情况。”

  除了水务部门,沧州市农业部门也从自身的职能出发,帮助农业“节流”。沧州市农牧局采取示范、试点的方式,推广抗旱小麦品种。

  沧州市农牧局生产科科长肖保生:“品种里头啊,黄骅、海兴、孟村、沧县的一部分,大面积种植这个冀麦32,这是个纯抗旱的品种。它这个品种呢不光是节水,节水是一方面,另外他的丰产性也非常好。通过咱们宣传引导,加上试验示范,老百姓认可的速度非常快。” 除了推广抗旱的小麦品种,在农田耕作技术方面,沧州农业也做了一系列的推广。

  沧州市农牧局生产科科长肖保生:“咱在农业技术方面呢,一个就是推广地膜覆盖,他这个节水最少是少浇一次地。这几年还有推广面积比较大的就是秸秆还田,这个效果非常好。在农机措施方面,我们推广的就是深松耕。”另外,在农业部门还提出了调整当地农业结构的治理措施。

  “在农业结构方面呢,我们建议农户由原来的一年一茬小麦一茬玉米,改为不种小麦了,一年只种一茬玉米,或者棉花、大豆。就是种植这种雨热同期的植物,考虑到小麦确实是个耗水的东西,所以适度减少小麦的种植面积。”

  农户少了一季作物的收入,是否愿意呢?

  肖科长说,这就要靠每亩土地200多元的补贴政策:“国家补贴地方上,省市县再配套一部分,补贴基本上能够弥补农户损失的收入了。农户种一亩小麦纯收入一般也就两百多元。”

  地质部门的检测数据显示,通过前几年的一些努力,沧州市地下水漏斗的情况已经出现了一些好的改观。

  河北省地矿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杜兴明:“这几年,从我们的检测数据上来看,浅层淡水区域,这五年间平均下降了是1.33米,这个速度跟之前相比已经减缓了很多。微咸水区和咸水区平均上升了1.3米,从节水措施上来讲,在我们的资料当中是可以得到印证的。”

  虽然,目前沧州在治理地下水超采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比如每年从山东、河南调水进入沧州,花费巨大且协调困难,而本地并没有足够的地表水源;治理的资金投入巨大,治理速度缓慢,但是让农户得到实惠的多措并举,已经初步显现除了一定的成效。未来,这些治理措施究竟会达到怎样的效果,或许还需要人们耐心等待。

编辑:孟超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