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纪实春秋》1月30号开始播出《曲未终人已远:梅兰芳家族》

2018-01-30 18:53:00来源:
     每个时代自有其说故事的方式,而梅家的故事特别动听。因为台上虽常丝竹悠扬、水袖飘荡,台下却逢改朝换代、烽火动荡。京剧大师梅兰芳便是诞生于这样的时代,以其优异的戏曲天赋和忠贞的爱国情操,谱出一代名伶梅兰芳,跨越时代的传奇一生。

    1月30日起,娱乐广播《纪实春秋》将播出传记文学《曲未终 人已远:梅兰芳家族》,讲述梅氏四代人台上、台下的身世流转。从“同光十三绝”的祖父梅巧玲、到绽放短暂艺术生命的父亲梅竹芬,再到改革新戏、独创一派,肩负梅派承传大任的后人梅葆玖、梅葆玥与众多梨园子弟,共同在时代舞台上搬演一出史诗大戏。

    播讲人董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毕业。中国广播影视大奖、首届中国网络视听盛典音频大奖、中央台优秀节目一等奖获得者。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世界电影之旅》《华人世界》、北京电视台《健康北京》、旅游卫视《中国故事》等电视栏目的解说工作,由他解说的《客家足迹行》《千载黄河》等大型纪录片和《故宫的隐秘角落》《胜会》《爆炸现场》等有声书深受听众喜爱。

书摘

演戏是世界上最富有魅力的行业之一,同时也是最为苛求与最难立足的行业之一,然而演员是戏剧界里最不可少的一员……他不仅要具有极大的天赋,还必须具备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奉献终生精力的决心。([美]布罗凯特:《世界戏剧艺术欣赏》,胡耀恒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

清朝末年,梨园行的后代多数只能学戏,一是子承父业,近水楼台;二是为生活所迫,学戏成名后养家湖口。梅竹芬、梅雨田两家,只有梅兰芳这一根独苗,毫无例外要学戏,可梅兰芳学戏的道路并不平坦。

梅兰芳7岁时,家里请来名小生朱素云的哥哥,教梅兰芳唱青衣戏,只《二进宫》四句老腔,教了好长时间,他还是不能上口。朱先生见他进步太慢,又看他小圆脸上的两只眼睛呆滞无神,眼皮老是下垂,认为这孩子学艺没有希望,不由叹了口气,很武断地对梅兰芳说:“祖师爷没给你饭吃!”一赌气,再未登梅家的门。

这件事对梅兰芳震动很大。虽然生在梨园世家,但他只是7岁的孩子,并不了解学戏的艰辛和演戏的乐趣。他看到忠厚善良、体弱多病的母亲,想到梅门只有自己一个男孩,难道真的不能继承祖父、父亲的艺术吗?  朱先生走了,他有些沮丧,同时又暗下决心,非要吃祖师爷给的“这碗饭”。从此,梅兰芳走上了艰辛的学戏之路,勤奋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年后,8岁的梅兰芳和表兄王蕙芳、朱幼芬在姐夫朱小芬(朱幼芬之兄,名丑朱斌仙之父)家学戏,开蒙老师是吴菱仙(本名吴永明),学的第一出戏是《战蒲关》。

吴菱仙师从时小福,与梅巧玲同在四喜班时,梅对其有知遇之恩,二人感情很好。他虽然也认为梅兰芳寡言少语,貌不出众,但为了报答梅巧玲,同时看到梅兰芳幼年丧父,家境困难,无力聘请教师,只能到朱家附学,因而十分同情,格外用心教梅兰芳,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到梅兰芳身上。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吴先生就带着这三个学生到中山公园等空旷的地方,喊嗓子遛弯儿。清晨来这里遛弯儿的人经常听到三个“伊”“啊”的稚嫩声音。吴先生要求喊两个闭口音和开口音,由低到高,要喊20遍左右,然后再提起嗓子念一段道白,觉得哪种音不够圆满就反复练习。

午饭后,另请的一位吊嗓子的老师来到吴家,先吊嗓子再练身段,学习新的唱腔唱段;晚上念本子,熟悉剧情和剧中角色。吴菱仙为鼓励孩子们刻苦练功,还时常给他们讲春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东晋祖逖“闻鸡起舞”及古人为读书“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让孩子们意识到学戏必须苦练基本功的道理。

吴先生教戏的步骤是先把唱词背熟再教唱腔。每次教戏,吴先生坐在椅子上,学生站在桌旁,桌上放着一摞刻有“康熙通宝”四字的白铜大制钱。他规定学生一段唱腔要学20或30遍,每唱完一遍,吴先生便拿起一枚制钱放到一只漆盒内,唱到第十遍,再把钱放回原处,再翻头。有时候,梅兰芳唱过六七遍后,觉得已经会了,有点走神,可是吴先生还是继续教这段,梅兰芳嘴里哼着,眼睛却不知不觉地睁不开了。此时,吴先生并没有用手中的长方形“戒方”打梅兰芳,而只是轻轻一推,他立刻醒来,振作精神,再接着唱。

梅兰芳晚年回忆这段学戏经历时,仍然对吴菱仙充满了感激之情,他说:“吴先生对我的教授法,是特别认真而严格的。跟别的学生不同,他把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我身上。好像他对我有一种特别的希望,要把我教育成名,完成他的心愿。

“我后学戏而先出台,蕙芳、幼芬先学戏而后出台,这原因是我的环境不如他们。家庭方面,已经没力量替我延聘专任教师,只能附属到朱家学习。吴先生同情我的身世,知道我家道中落,每况愈下,要靠拿戏份来维持生活。他很负责地教导我,所以我的进步比他们快一点,我的出台也比他们早一点。”(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合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25~26页。)

冬去春来,梅兰芳跟着吴菱仙学唱腔,学青衣的脚步、手势、指法、哭头、叫头、抖袖、开关门、跑圆场等基本动作。吴先生倾其所知,教会梅兰芳《二进宫》《桑园会》《三娘教子》《彩楼配》《三击掌》《探窑》《二度梅》《别宫》《祭江》《祭塔》《孝义节》《宇宙锋》《打金枝》等青衣正工戏;《桑园寄子》《浣纱记》《朱砂痣》《岳家庄》《九更天》《搜孤救孤》等青衣配角戏,共约三十几出。

在学习青衣、花旦戏的基础上,梅兰芳开始学习武功。起初是姑父秦稚芬教他一些拳术、跷功。他很崇拜姑父武艺超群,特别是姑父能在飞驰的马车上舞动钢叉的技艺。每天天不亮,梅兰芳就让姑父背着或骑在脖子上,到城根踢腿、喊嗓、练习各种拳术。经过近一年的勤学苦练,梅兰芳也学会了在飞驰的马车上舞刀、枪、剑、戟。后来他又向茹莱卿学打把子(枪把子)和其他武打套路。

开始练功时,姑父搬来一张长板凳,上面立放着一块长方砖,叫梅兰芳练习踩跷功,并要求站够一炷香的时间。梅兰芳初练时,看着那块立起的砖,心里有点紧张,腿也发软,他战战兢兢地站在砖上,不一会儿,腿就疼得支持不住。有时练得头晕、恶心,只好跳下来;但他一想起吴菱仙老师的勉励,就咬咬牙,再站到砖上,日久天长,梅兰芳越站越稳,腰腿也能撑住了。冬天,梅兰芳在院子里的冰地上练踩跷、跑圆场,常常是滑倒了爬起来再练,练得脚上磨起了泡。有时他觉得学戏太苦,甚至暗自埋怨教师把这种严厉的课程加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心中不免有些反感。但是几十年后,梅兰芳追思起来,却觉得尝到了甜头,认为自己“已经是将近六十岁的人,还能够演《贵妃醉酒》《穆柯寨》一类的刀马旦的戏,就不能不想到当年教师对我严格执行这种基本训练的好处。”(朱振华、吴迎、梅葆玖:《德艺双馨:艺术大师梅兰芳》,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9页。)

少年梅兰芳还练过“耗山膀”“下腰”“压腿”等锻炼胳膊、腰、腿、身段的基本功。

茹莱卿是梅兰芳外祖父杨隆寿的徒弟,以短打武生戏见长,中年时常与名武生俞菊笙配戏,后拜梅雨田为师学习胡琴,曾为梅兰芳操琴。他先教梅兰芳练枪把子的五种套路:灯笼炮、二龙头、九转枪、十六枪、甩枪,接着又教他练“快枪”和“对枪”,这些技艺在梅兰芳青年时代排演的《虹霓关》和《穆柯寨》等戏中都用上了。茹莱卿在与梅兰芳的合作过程中,还曾教授梅兰芳《樊江关》中的“对剑”,《木兰从军》中的“鞭卦子”,《霸王别姬》的舞剑等,并告诉梅兰芳三种配合脚步的枪把子:一是武旦行用的踩跷打把子,二是刀马旦行用的穿彩鞋或薄底靴打把子,三是武生等行用的穿着厚底靴打把子。梅兰芳穿惯了彩鞋,一换上厚底靴,手里的枪把子有点不听使唤,觉得挺别扭,他练了将近两个月才逐渐熟练。

梅兰芳青少年时代很喜欢养鸽子,起初他只是觉得好玩,当作业余游戏,渐渐的,他越来越喜欢鸽子,把养鸽子当成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事情。他在鞭子巷三号院家里四合院房子的两边搭了个鸽子棚,每天早上天刚亮就打开鸽子窝,把里面打扫干净,给鸽子喂食、喂水,隔两三天给它们洗一次澡。只要是晴天,早上练功、吊嗓后,他就开始放飞鸽子,把鸽子按飞行力强弱分成几队,依次放飞。有时训练新鸽子时,他手里拿着竹竿指挥它们,把不愿飞的鸽子不断地往上抛,让它们锻炼飞翔。随着鸽子的远飞近抛,辨认寻找,梅兰芳的眼睛迎风也不流泪了,原来有些呆滞的眼神越练越有神。养了十年鸽子,梅兰芳不但对鸽子有了感情,尤其喜爱友人冯幼伟送的《双鸽图》(据说是清乾隆年间西洋画家郎世宁的手笔)。多年后,梅兰芳还津津有味地谈到养鸽子的收获:“第一,先要起得早,能够呼吸新鲜空气,自然对肺部就有了益处。第二,鸽子飞得高,我在底下要用尽目力来辨别这鸽子是属于我的,还是别家的,你想这是多么难的事。所以眼睛老随着鸽子望,愈望愈远,仿佛要望到天的尽头、云层的上面去,而且不是一天,天天这样做,才把这对眼睛不知不觉地治过来的。第三,手上拿着很粗的竹竿来指挥鸽子,要靠两个膀子的劲头,这样经常不断地挥舞着,先就感到臂力增加,逐渐对于全身肌肉的发达,更得到了很大的帮助。”(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合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74页。)

对于自己青少年时期学艺的经历,梅兰芳非常坦诚地总结道:“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我的学艺历程与一般艺人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不知道取巧,我也不会抄近路。我不喜欢听一些颂扬的话。我这几十年来,一贯地倚靠着我那许多师友们,很不客气地指出我的缺点,使我能够及时纠正与改善,这是了解我的人都知道的。”(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合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编辑:周彬)

编辑: 李雅男

《纪实春秋》1月30号开始播出《曲未终人已远:梅兰芳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