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娱乐广播 > 略知一二

央广网

古代盗版书闹出过哪些乱子?

2015-05-19 14:22:00 来源:

古代盗版书闹出过哪些乱子?

盗版书在古代,叫携镌[juān]、覆版、或者翻版。

唐代的历书都是由钦天监逐年发布,以备农时。结果没想到政府还没公布呢,盗版历书已经在安徽和四川等地满地都是了。朝廷对此事很紧张,盗版分利是小事,万一里面印错了日子耽误了农时,那可就是大麻烦了,立刻下令禁毁缉拿。

到了僖宗朝,盗版历书果然闹出乱子来了。

僖宗那会儿,朝廷权威已经给毁得差不多了。黄巢一来,他只能逃往四川。在这时候,江东一带的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盗版历书,错谬百出,连大月小月都搞错了。当地人一人拿一本,日子对不上,打了起来闹去衙门。官员居然觉得一月大小,差一天而已,有什么好争的,纯粹浪费时间,全给撵出公堂去了。可见这盗版之害,从唐代开始就是有的。

宋代出版业发达,所以这样的事就更多了。

苏轼有一次给朋友陈传道写信说自己的书被盗版不说,还粗制滥造,脱字漏字,甚至还把其他人的文字掺杂进来。盗文事小,欺名事大,把旁人著作搁到他的名下,赚钱的是盗版书商,挨骂的可是苏轼。

这些宋代的盗版商人不光盗印名人著作,连政府公务员用书都敢盗。庆历年间杭州曾经出过一个案子,有一个当地官员把宋代的刑法全书《刑统律疏》偷偷改了个名,叫《金科正义》,然后偷偷刻版往外卖。

这些盗版书商甚至把主意打到了朱熹头上。朱熹曾经写过一本《论孟解》,结果被建阳书商给盗了版,全国卖的十之八九都是麻沙本。好在宋代官府在版权保护方面颇有作为,很快捉住了建阳的盗版商,毁掉了盗版,只许朱家自己翻印刻版。

宋代总体来说,对盗版的打击还是挺给力的。如果你刻的是经书,得提请国子监审查。如果你刻别的书,也得先刻一本出来,给有关部门审核。

编辑:李雅男

关键词: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