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老马先生为继承哥哥的遗产,一家小古玩铺子,带着儿子小马,飘洋过海到了伦敦。经在中国传教的伊牧师介绍,寄居在温都太太家里。温都太太是个寡妇,和闺女玛力一起生活,不曾想,日久生情,二马爷俩居然对住在同一屋檐下的温都母女产生了"爱情"。
温都太太对这个中国小老头儿开始是满心戒备,渐渐地,觉得他也有殷勤可人的地方,耐不住多年寡居的内心孤苦,终于决定下嫁给他。临到买结婚戒指了,首饰铺伙计的态度却突然使温都太太看明白,她和老马之间,还横着一道种族和文化偏见的鸿沟,她要是跨不过这道沟去,她和老马就成不了。她没法跨过去,老马的"婚事"吹了灯。
这边儿小马更惨,尽管他爱玛力爱得发狂,书没法读,铺子里的生意顾不上做,整天失魂落魄,丧胆游魂似的!可玛力小姐那边楞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敢情不是人家没瞧上他,而是人家压根儿就没正眼瞧他。因为在人家那儿,喜欢上一个中国人,好比天狗吃月亮那么荒唐可笑。可怜的小马,只是在玛力喝醉了的时候,才得以亲了亲她,人家还把他当成了自己跟人跑了的未婚夫。伤心绝望之下,小马悄然离开了伦敦,离开了温都太太一家……
“愤青”老舍的代表作
从古到今,"爱情"就是作家们最爱拿它说事的材料。在《二马》中,老舍借着这么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嘻笑怒骂之间,不仅强烈批判了自身民族的暮气、懒惰、不思进取、事事顺人,同时也谴责了英国社会中的民族文化偏见。表达了青年老舍朴素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爱国主张。
为纪念老舍先生逝世50周年,娱乐广播《作家文库》节目于11月4日起特别奉献老舍经典作品《二马》。
作者:老舍
(1899.2.3~1966.8.24),字舍予,原名舒庆春,老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鸿来、非我等笔名。曾经担任山东大学等名校教授。一生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二马》、《四世同堂》及未完成的《正红旗下》,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演播者:陈兵
国家级媒体主任记者。三十年来,演播小说五十余部,主播广播剧、电视剧、译制片几千部(集),解说专题片几百部。其主演的广播剧多次获得全国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曾在首届央视朗诵大赛获专业第九名,曾入选《黑龙江文化艺术名人录》。
曾演播小说《鬼吹灯》、《杨家将》、《被弃的皇妃》、《猎狐计划》、《天机》。还曾演播《生活中的邓小平》、《基金经理》、《我告程维高》、《孤独的歌声》、《手机》、《风萧萧》、《京华神相长铁嘴》、《我代表中国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罂粟果》、《狼烟北平》《卡耐基》《京华烟云》等小说。
作家文库
11月4日播出
首播:
14:00—15:00
重播:
22:00—23:0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娱乐广播【AM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