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昆明学院的一名美术教师,来东川区扶贫既是缘分,也是难得的一段人生经历。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来到东川大山里的一个贫困村工作和生活,和这里的干部群众一同挑起脱贫攻坚的重任。
  900多个充实的日子,把我和关中村紧紧拴在了一起,也让我和这里的乡亲们共同拥有了一个艺术的梦。
  驻村队员都很清楚,要实现真正的稳定脱贫,只有产业帮扶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才能实现。在充分调研了关中村情况后,结合自己的美术专业特长和艺术家资源,提出了在关中村建设写生基地的想法,目的是想通过文化艺术创作来打造人文旅游资源,从而带动关中村的旅游开发,实现村集体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增收。
  万事开头难。在短短时间里,在扶贫团队反复研讨后,形成了项目报告和可行性方案。
  在市级对口帮扶单位昆明学院拿出了资金5万元后,两个月的时间,把关中村村委会闲置的房间进行了装修,建成了写生基地。接着,清华大学、四川美术学院、中南大学、深圳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昆明学院、昆明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纷纷到关中村写生基地挂牌。写生基地的建成,为关中村增收超万元,实现了通过服务接待增收的目的。
  写生基地的建成,让我对艺术资源扶贫更有信心了。我大胆思考,以壁画艺术作为载体,建设“关中村国际壁画艺术村”。
  我邀请了国内外几十位艺术家走进关中村。两年来,有EricLAI、Fonglow、Pedro、尹乔英子等来自马来西亚、西班牙以及宁夏、贵州等地的国内外艺术家,到关中村创作了25幅壁画。
  当村民们看到一幅幅充满异国风情和艺术创意的壁画作品时,纷纷邀请艺术家到自己家的墙面上进行创作。村里的小朋友们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壁画创作中,在作品上留下自己畅想未来的色彩和痕迹,大方地和外国艺术家学习外语,用简单的单词与外国友人互动,男女老少都乐呵呵地看着这些外国人和他们创作的壁画作品。
  村民张老稳说:“感觉自己的村子洋气了,和原来不一样了,我女儿还被艺术家画进了壁画里,真好看,以后要让女儿出去看看外国什么样。”
  经省内各级媒体纷纷报道关中国际壁画艺术村的故事后,张老稳的女儿张敏也成为了“小网红”。我想,也许这时就已经种下了关中村下一代人走出家乡走出国门的缘分种子。
  为进一步打造关中国际壁画艺术村,2019年,在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先后开展了六项文化艺术活动。一是邀请20位国内外艺术家到壁画艺术村“添砖加瓦”,开展《文化植根阿旺艺术创美彝乡》艺术创作交流活动;二是开展《大手拉小手同绘一幅画》艺术教育帮扶活动,阿旺中学学生和国内外艺术家一同绘制了5幅壁画作品;三是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开展《绘美夕阳红》爱心敬老活动,为阿旺敬老院绘制了3幅壁画作品;四是开展《文化植根阿旺艺术创美彝乡》艺术创作研讨会,中外艺术家畅谈创作体验和心得,畅谈东川文化艺术发展的美好前景;五是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期间举办《“文化植根东川艺术创美阿旺”文化艺术作品展》,展出绘画作品53幅,壁画艺术衍生产品40余件(套),关中村壁画艺术村VI设计作品2件。
  此前,昆明学院的国家教育部“西南地区旅游与健康教育”项目团队,带着关中国际壁画艺术村的壁画衍生产品和相关系列活动详实资料,走上教育部的答辩台,力压群雄,一举获得一等奖。
  如今,“写生基地”和“国际壁画艺术村”成了关中村的产业梦想。当梦想张开翅膀的时候,所有的诗和远方都不再遥不可及。梦在心中,路在脚下,我和我的关中村,一刻也不曾分割,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我和战友们留下了一串串扎在大山中的脚印,和乡亲们一同做了一个国际艺术之梦。也许实现梦想的路会很漫长很艰辛,但我相信,只要脚步在延伸,梦想终究会成真。
(作者系昆明学院挂钩东川区阿旺镇关中村驻村队员 孙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