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1月29日消息(通讯员苏燕、薛贵媛、孙贵波):鲁甸6.5级地震震后六年来,昭通市鲁甸龙头山干部群众始终铭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艰辛付出、顽强拼搏,实现了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双胜利,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5年1月19号,习近平总书记在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看望慰问鲁甸6.5 级地震灾区群众时强调,灾区恢复重建一定要搞好规划,生活恢复和生产恢复一起抓,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开发一起抓。

  冰雪过后的昭通市鲁甸龙头山在太阳的照耀下暖意融融,龙头山镇灰街子居民小组71岁的老党员李祥云在自家的花椒地剪枝。如今,他每天到花椒地里,施肥、做下尖(剪枝),每年的家庭收入花椒2万5左右,超市也有2万多块,洗车、包括儿子儿媳妇打工的,也有一两万,过的是幸福生活了。

  鲁甸6.5级地震摧毁了李祥云的家园,还带走了两位亲人。2016年,李祥云和岳母、儿子、儿媳、3个孙子一家7口,搬进了占地2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新房子。后来,李祥云的儿子在统规自建的房子里开起了超市和民宿。李祥云指着2018年旅游非洲,2019年3月到了北京长城的照片说,这些年在子女的陪伴下,他国内国外旅游了不少地方。

  回忆起六年前在骡马口社区板房中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景,李祥云依然记忆犹新:“总书记给我们讲,党和政府一定为我们建设美好家园,我听到总书记的这些话,我心里感到热乎乎的。”

  感党恩,李祥云按照农村党员每月交纳1元党费的标准,2017年、2018年两次向社区党组织上缴100年的党费,都被社区退了回来,原因是让他留着钱养老。但李祥云2019年7月1日再次到社区递交了百年党费,终于如愿。他说,自己永远忘不了党的恩,老伴遇难、孙子遇难,党和政府给了安埋费,又报销了自己的医疗费,全全报销,还帮助群众恢复重建,因为这些原因,他要把感恩的语言变成感恩的行动,就拿出100年的党费是1200块钱党费交给组织,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家在龙头山镇甘家寨社区的甘瑞琳,地震前在重庆富士康做管理。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她回到甘家寨寻找家人。地震让她失去了父亲和奶奶,母亲也重伤,家里年收入10万元左右的花椒树全被摧毁。为了照顾和陪伴受伤的母亲,甘瑞琳选择留在甘家寨。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让甘瑞琳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利用恢复重建后搬进的两层半楼新居开起了“思雅休闲餐吧”。一年下来基本上就是十到二十万左右,生活保障是没有问题的,应该是达到小康生活了。

  在甘瑞琳家的小院中,树立着两面鲜艳的国旗,格外醒目。甘瑞琳说,这是她生活的动力。她说,这两面红旗是从搬进新家的那一刻就挂在这里了,已经变成一种信仰,让自己坚强,每次看到这两面国旗的时候,给人们一种很温馨也很温暖,一种力量去支撑着我们。

  在龙头山镇,家家户户都已经像李祥云、甘瑞琳一样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灾后恢复重建中,龙头山镇属于震中,恢复重建户15744户、加固户531户,实现了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在龙头山视察时指出:“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如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盼,变成了龙头山镇经济振兴、增收致富的现实写照,花椒、核桃等特色农产业,现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青花椒种植面积达6.8万亩,年产值达3亿多元;种植核桃10.3万亩,年产值达8900多万元。2017年,龙头山如期脱贫摘帽,正阔步迈向乡村振兴。龙头山镇副镇长谭德军表示,沿着总书记的指引,龙头山镇第一年是抓了民房(重建),第二年是修了产业,第三年是基础设施。2017年就脱贫了。在脱贫之后,还引进了大型养殖(厂),年产仔猪20万头,将给带来三笔收入,一笔是农民的土地流转费用,二一笔收入是当地村民来这里打工,每天用工就接近300人左右,第三笔收入是年产仔猪之后,转给农民育肥,然后又销售给他们,现在的农民,过上了好日子、住上了好房子。

  如今走进龙头山,一幢幢民房,一个个新村,一条条油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满山遍野的花椒和核桃,展现在世人面前,一步跨越30年。鲁甸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龙头山镇党委书记李善云说,书记视察龙头山地震灾区,殷殷嘱托至今镌刻在心中。记得总书记说,一定要把恢复重建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用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利的举措和有效的行动建成安全美丽的新家园。六年来,龙头山镇实现了脱贫摘帽,人均纯收入从震前的3350元到2020年预计将达到8536元,也实现了总书记说的,要超过震前的水平,实现安全美丽、幸福新家园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