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8月26日消息(记者杨菡)“云花”是七彩云南蜚声四海的靓丽名片,品种则是花卉产业的“芯片”,是云南打造世界一流花卉产业的关键。
  云南花卉新品种培育从90年代中期起步,历经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国外引进+自主培育”、“科研院所+创新企业”的新品种研发模式,云南花卉产业逐步形成特色。截至2020年,云南省自主培育花卉新品种400余个,占全国花卉新品种总数的50%以上;全省拥有创新技术和专利100余项,制定各类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70项,花卉新品种自主研发规模和关键环节技术实力全国领先,“云花”的品牌也越叫越响。
 
 
 
  “虽然我们在花卉育种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但从公开信息了解,国外成熟的品种研发和推广体系,使其每年能推出1000多个花卉新品种,要缩短这方面的差距,我们确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谈及云南花卉品种研发现状,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所长张颢感慨道。
 
  破解“花芯”密码 迫在眉睫
  花卉是典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面对不断变化的消费端需求,在品种供给端唯有不断提升品质,才能实现花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眼下,云花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云南成为全球三大新兴花卉产区之一和全球第二的鲜切花交易中心,但品种研发周期长、市场占有率低、推广体系不完备、市场对新品反应滞后成了掣肘“云花”打响品牌重要因素。
  “现在我们自己研发的品种市场占比比较小,昆明花拍中心交易的鲜花新品种国内占比不足10%,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总经理高荣梅介绍,品种研发是花卉产业发展的源头,虽然近年来国内研发的鲜花品种有了明显加快,在市场上的占比较之前有了提高,但相比国外90%以上的市场占比,确实有很大差距。
 
(云南花卉所研发的新品种:左为月季新品种“翡翠”;右为非洲菊“拉丝3号”)
 
  目前,云花在品种研发端存在着创新要素分散、支撑能力薄弱、突破性成果不足等核心问题。此外,在花卉品种保护方面,存在政策保护力度不够、研发资金投入大、经济利益回报周期长、品种权维权成本高、研发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同时由于品种权的保护制度和机制不够完备,还导致省内育种商培育的品种在出口时容易遭遇知识产权保护的壁垒和风险,使花卉产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明显受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促进了花卉消费升级的同时也使花卉消费走向家庭化、日常化,被释放的国内花卉市场的消费潜力也推动着云南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面对消费端的品质升级,云花要突破发展掣肘,在供给端要同步抓好品种创新和质量提高,才能实现内涵型增长。
 
  深耕品种研发 突破“云花”芯片核心
  在2006年以前,我国自主研发的花卉新品种很少,大多靠国外引进,且当时引进的多为国外淘汰十几年以上的花卉品种,品种成了花卉产业发展的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
  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以下简称云南花卉所)是云南省花卉育种的核心专业机构,为了解决品种受制于人的境况,云南花卉所自成立后便深耕品种研发,从品种引进、种苗组织培养,再到品种选育、试验、量产……花卉所在研发云花“芯片”上做了大量工作。至今已选育出花卉新品种317个,获授权236个,实现了云花品种从无到有的过程。
  “品种研发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漫长的过程。”云南花卉所所长张颢介绍,云南种质资源丰富,在花卉的品种选育上有很大优势,花卉所在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的申报及获授权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目前研发出的月季“翡翠”、非洲菊“拉丝系列”、满天星“云星系列”新品种已推向市场,在市场上约有15%的占有率,其中满天星新品种占有率超过60%。此外,成果“低纬高原花卉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推动了云花绿色高质量发展。
  同时基于良好的科研基础,云南花卉所抢抓机会,利用平台、人才和技术优势,以“一县一业”为抓手,围绕全产业链,顶层设计创新链,先后在我国5个花卉主产省建立国家工程中心分中心,在州市与企业共建10个实验站、示范园和工作站,联合研发市场急需的新产品、新品种和新技术,让更多的技术成果和科技服务融入到“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中去。
 
(云南花卉所所长张颢在基地)
 
  张颢表示,面对当前云花在品种研发端存在的核心问题,花卉所将从建设全新机制的“云南花卉创新研究院”、实施原始创新“补短板”计划、重点支持云南野生花卉资源发掘和利用三个方面发力,聚集全球科技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和评价机制,发挥应用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开发一批具有云南独特基因的花卉新品种或新产品,推进云南花卉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
 
  创新保护机制 增强“云花”竞争力
  科研单位做好花卉产业的品种研发,最终成果要落地到产业终端的市场消费。而市场对花卉品种的消费行为,离不开相应的市场推广,这就需要专业的机构来推进,如此才能构成花卉产业健康发展的完整闭环。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对花卉品种研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作为一个以花卉拍卖为主,集花卉标准制定、新品种研发推广、市场信息服务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服务平台,承担着推动云南花卉产业链的创新升级,实现花卉交易国际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重任。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上,昆明花拍中心在全球创新推行“花卉新品种引进及品种保护三方合作”模式不仅为花卉新品推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提升了云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昆明花拍中心总经理高荣梅介绍,2006年,昆明花拍中心联合花卉育种商、花卉种植者,以签订三方合作协议的方式来解决国际花卉新优品种引进和专利费收取的问题,通过多年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0年,已有荷兰、法国、德国、以色列等18家育种商的200多个专利新品种和22个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推向中国市场。2015至2020年,国内外育种商通过昆明花拍中心获得新品种专利费达到7000多万元,其中国内育种商专利费占比13%,约900多万元;2020年国内外育种商专利费达2000多万元,国内育种商专利费占比10%,约200多万元。 
 
(昆明花拍中心交易现场)
 
  创新专利费的收取取得了国际认可,增进了花农对知识产权的了解,也进一步规范了行业发展。高荣梅对央广网记者自豪地说道:“这一创新模式有力促进了云南花卉品种的更新换代,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新品种的需求,增强了‘云花’在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国际花卉园艺界高度认可,目前有多家国际育种商正积极准备加入三方合作。”
  此外,昆明花拍中心打造的成熟完备的花卉产业大数据服务,有效推动了花卉新品的宣传推广。通过大数据实时掌握品种流行趋势,为广大花农了解市场、指导生产提供有力帮助,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市场开拓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将新品育种、新品引进、市场推广和花店四方紧密联系起来,大大缩短了新品种的推广成熟期1-2年。
  当前,云南花卉产业已形成了集科研、生产、加工、交易、运输、销售和社会化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产业综合实力全国领先,“云花”品牌建设之路在稳步前进。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农业农村部门将牢牢抓住“品种”核心,大力开展引种、引智,鼓励支持科研机构及企业建设花卉种质资源圃和育种基地,强化对花卉新品种研发的支持。同时完善花卉新品种法律保障体系,加强对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为云南引进国外新优花卉品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环境,力争将云南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花卉“育种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