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领导在达康产业园区市场与群众亲切交谈。

  十二吐乡西山根村村民兰国利查看柿子的长势。

  菜农将西红柿运送市场。

  达康产业园区工人正在对西红柿进行分拣。

  村民周二虎对自家采摘的新鲜西红柿进行装车。

  西红柿集中运输。

  金秋十月,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区党建联合体春茬赚的腰包鼓鼓的菜农们,又在欢声笑语中忙碌起秋茬的采摘销售,一车车优质新鲜的西红柿源源不断运往北京、南京、合肥等地超市、市场。

  林西县以促动产业发展为核心,整合相关党组织资源,组建非建制性党建联合体11个,推动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产业集中、功能集合、发展集约,打造党建与产业一体推进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共同体,构建起乡镇统筹、两体共融,联村兴产、带农富民发展格局。

  组织引领“柿”出拐点

  去往十二吐乡的路上,达康产业园蔬菜交易市场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菜农们忙碌着送货、过秤、装车、结账……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的柿子价格真好,从一开始的两块八到现在三门果摘完了还两块二、三呢!今年一个棚稳把三四万块钱!这收入原来做梦也不敢想。”看着眼前的场景,乌兰沟村党支部书记赵秀宏打心眼儿里往外高兴。

  “资源禀赋差、基础条件弱,缺水少粮、靠天吃饭,‘种一坡,打一车,收一簸箕,煮一锅’,吃都吃不饱,连贫都脱不了,又怎么能致富!”提及过去,赵秀宏心里不是个滋味。

  “咱们这地方缺水、缺电,种大田,一年下来,去了花销和地亩开支,供孩子上学都困难,着了急还得去亲戚家借钱。”回想起当初的日子,十二吐乡乌兰沟村贫困户黄明眼泪转眼圈。

  “产业发展向何处去,不是没想过办法。可村党支部资源有限,我们几个土包子点子不够,真是没出路。”就在赵秀宏一筹莫展之际,林西县提出推进党建联合体与产业化联合体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十二吐乡组建起达康产业园区党建联合体,整合资源,推动政策、项目、资金、服务下沉,乌兰沟村搭上了发展设施农业的“顺风车”。

  “起初,乡里提出政府建大棚,可没水没电,建了大棚怎么办?建了种什么?怎么种?种出来怎么卖?乡里给补贴、搞培训,支部推着种、拽着种、硬着头皮种!那会儿老百姓根本就不信这个!”面对基础差、产业单一、发展落后的实际,“怎么才能让群众吃饱穿暖”是村党支部书记赵秀宏考虑最多的一件事。

  建设大棚需要土地集中连片。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老百姓本来就不怎么认可建大棚种西红柿,土地集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乌兰沟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党员,从田间地头到院子炕头,一户挨一户做工作,最终解决了流转土地问题。

  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区每建一个跨度10米、长度100米的标准棚,政府给补助4.7万元。行政村负责在大棚建设中流转土地、统计购棚农户信息。建棚企业需垫付地租和建设成本,建成后由企业发售,并为购棚户做贷款担保。十二吐乡政府乡长王建莹算了一笔账:一座造价为10万元的百米大棚,扣除县里的补助,农户只需花5.3万元就能买到手,政府的钱全都花在了百姓身上。

  大棚建好了,可是收益如何?从没搞过设施农业的农民们心里没有底。他们怕西红柿越不了冬,更怕卖不出去,不敢冒风险,都打了退堂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关键时刻,村党支部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2016年,乌兰沟村党支部书记赵秀宏、村主任房文峰带领5名党员认领27栋大棚,带头给村民们做示范。试种当年大棚西红柿获得好收益,每个棚年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收入翻了几十倍。看到党员干部种大棚挣了钱,村民建大棚、种大棚的积极性随之高涨。“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棚致富’。村里见不着闲人,都进大棚了,唠嗑也离不开种棚,人人有营业干,比着赛干。”赵秀宏兴奋的说。目前,乌兰沟村大棚发展到138栋,设施农业成了村民致富的“钱袋子”。

  十二吐村易地搬迁贫困户郑国柱外出打工,一年挣个三万两万的,除去花销所剩无几。妻子患有类风湿,下不了地,日子过得很窘迫。2018年,他家分到了一个大棚,乡政府帮助协商贷款又买了一个棚,种植西红柿年收入10几万元。“给钱给物,那是死钱,是‘输血’;给建大棚,那是活钱,是‘造血’。咱小门小户的,守家在地,一年下来一个棚轻松收入5万元,这可真是个事儿了!”说起现在的好日子,郑国柱满脸喜悦。

  资源整合乘“柿”而上

  从2016年开始,林西县把十二吐乡作为党建引领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验田”,横向联合7个村,纵向联合40家成员党组织,规划建设总面积为2万亩的达康扶贫产业园。园区探索“基地联动联建、生产联种联营、服务联接联办、市场联创联销”的“一园四联”发展模式,实现了“集中、集聚、集约”发展,4年间由740多亩发展到9300多亩。

  西山根村有水,十二吐村有地,如何打破村与村之间界限,连片建设达康扶贫产业园?俗话说“房产土地不让人”,过去别说是村和村之间,就是户与户之间也不能随便动一块地、占一点水。园区成立党建联合体后,这个难题迎刃而解。基地建设党组织召开联席会,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起商议,最后决定:把西山根村的水抽到山顶的蓄水池,园区共用;用十二吐村的土地建园区蔬菜收购市场各村共享。西山根村党总支书记刘占林感慨:“现在7个村抱团取暧、联建园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了一家人!”

  在林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十二吐乡党委书记谢艳丽看来,党建联合体的引领下发展产业联合体,是党建搭台、经济唱戏的具体表现。“从土地流转、建棚、种棚,到把柿子统购统销到全国各地,党建引领了建设、生产、服务、销售全过程,实现了党建链、产业链、服务链‘三链’融合发展,为老百姓降本增收提供了信得过、靠得住的平台。”

  十二吐乡党建引领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一园四联”发展模式,快速推动了园区“菜、果、牛”产业的发展。目前,全乡已发展日光温室1600栋,种植蒙古野果等经济林7700亩,肉牛存栏8000头,年出栏量突破10000头。辐射带动全乡7个行政村451户980人在达康产业园区从事生产经营,人均增收一万元左右。

  服务下沉“柿”事如意

  在党建联合体引领下,园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全程跟进。基层产业主体提供需求清单,党建联合体提供服务事项清单和共享资源清单。原来产业主体上门拜访,现在进入党建联合体的成员单位党组织上门服务。自然资源、水利、农牧、林草等部门党组织主动作为,积极解决园区用地用水问题,开展指导服务。农业银行、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3家银行累计为园区协调贷款560万元。人保财险、太平洋保险2家企业为园区800栋大棚上了自然灾害险,为全乡1102户贫困户上了防贫险,总计保额达100万元,让农民再无后顾之忧。

  过去,园区农资服务商多而杂,大到国有企业的分支机构,小到骑着自行车的游商走贩。为了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安全,党建联合体从抓农资质量入手,对农资服务商去劣存优,通过筛选,确立了中化集团、沈阳谷雨、赤峰和润、祥棋农业等一批品牌企业,秧苗和有机化肥、农药等技术农资服务更加完备,推动形成一条生态循环链,让农药、化肥减量50%以上。今年,投资500万元的中化集团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建成后,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开始在园区内推广。

  乌兰沟村大棚种植户黄明算了一笔账:以一个棚一茬番茄的用肥量和用药量为例,如果散户购买需要2200元,而合作社集中购买仅需要1600元,一茬番茄就能省600元,一年两茬就能省1200元。一个棚一年需要两茬苗、药、肥,棚膜需要一年一换,棉被需要三年一换,这些农资综合算下来,一个棚一年集中购买比散户购买能节约成本3000元左右。按此标准计算,整个园区一年就能节本增效480多万元。

  在达康产业园区蔬菜交易市场,西山根村农民王金虎正载着满满一车西红柿与客商竞价。“原来种大田每亩地除刨净剩最多收入200元,还得说是赶上好年头。孩子上学,老人吃药,日子太难了,无奈之下外出打了工。2019年,我听说了村里种大棚挣钱,回到村里,起初试种了1个,尝到了甜头,后来又在西山根村和枕头沟村连租带买12个棚,两茬番茄纯收入30万元。今年,在我大棚长年打工的就有6人,每人每天120元,一年人工开支就得20多万,初步预计今年收入50左右不是问题。”王金虎算起了经济账。

  把西红柿的收购价压得太低,就会菜贱伤农,影响农民种菜的积极性,把收购价拱得太高,就会给外地客商留下营商环境不好的印象,很难长久地留信客商,因此,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是联合社党支部的首尽之责。在联合社党支部的引领下,园区蔬菜交易市场实现了健康发展,让百姓不用再为蔬菜“卖难”问题发愁了。2019年,联合社蔬菜交易量达到2.4万吨,销售额达到5500万元。今年西红柿的价格高,最便宜的时候也卖到两块多一斤。每天都是车等货,不愁卖”。达康专业种植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李武臣介绍。

  达康产业园区蔬菜交易市场建设之初,首先考虑到配套设施完善。现在水、电、路、餐厅一应俱全,基地联建联办,挑选、装卸统一服务,让客商放心交易。“这边环境好、服务好,西红柿质量好,超市、客商抢着要,这次来我是能装多少要多少。”在场的一位从山东省过来的客商讲到。通过内引外联,达康产业园联合社已和永辉、大润发、地利生鲜、物美4家大型连锁超市实现了“农超对接”合作,培育了山东、河北等9个省市的蔬菜客商群体和销售团队,实现了大棚蔬菜的分级分等、差别定价销售。“达康—全国”间火爆的线上、线下交易,使西红柿供销渠道更加畅通。

  林西县以促动产业发展为核心,围绕产业链条,加强党建联合体在产业联合体发展中全方位、全过程的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推动农民群众实现稳定增收。赤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西县委书记田向存介绍说:“林西县党建联合体整合各方面资源下沉基层,有效地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

  目前,在党建联合体引领下,该县整合项目40个、资金1.2亿余元,流转土地8万余亩,引进龙头企业31家,建设产业园区25个,形成产业链条21条,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参与经营、务工就业获取收益1.03亿元。 (郭景超 李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