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合堂村林果产业绿了荒山、富了百姓。

  

  大井镇农道肉牛养殖基地。

  

  林西德青源公司厂区。

  造福一方意气风发追梦人

  从内蒙古林西县城出发,车行50公里柏油路到达双兴村村委会,换乘越野车,再行11公里坑洼不平的土路,终于到达东敖包吐组。路两边连片的山坡上,荞麦、黍子、大豆、高粱迎风摇曳,6000多亩有机杂粮杂豆即将迎来丰收。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国家级贫困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土地被大量弃耕荒置,常住人口只有8户,贫困程度超乎想象。可即便如此,年轻的董蒙夫妇还是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成为脱贫致富路上的追梦人。

  董蒙是一名退役军人,身上有股子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劲头。夫妇俩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从流转土地开始。从两三百亩到五六百亩,再到上千亩,曾经粗放的耕地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经营,提高了经济效益,逐渐得到村民的认可。2014年,“董蒙家庭农场”顺利注册。2017年,荣盛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董蒙夫妇把梦想的根深植田野,他们的努力让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纷纷返乡,一部分人还申请加入了合作社。今年春耕之前,董蒙带着合作社的农机手为周边村庄免费深松土地4000余亩,邻近乡镇的许多农户主动把土地流转或托管给合作社。

  为了让百姓最大程度得到土地收益,董蒙夫妇因户施策,分三种模式流转村民的土地,对长期弃耕的土地高于市场价格流转,让村民获得流转收益;对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老人进行土地托管,减免20%的费用,并用高于市场价0.1元的价格回收原粮;对有劳动能力无资金的村民引导他们加入合作社,让他们得到入股分红和工资双重收益。目前,合作社有长期工8人,每人年薪8万元,短期工不计其数,日薪100至200元不等。

  妻子赵丽杰在一次培训中找到了新的方向,踏上了电商之路。她创办了乡土有机杂粮品牌“双兴老三区”,用自产的黄米面手工蒸制粘豆包,以“双兴粘豆包”的牌子进行包装,在电商服务平台上销售,带领村里的贫困户迎来了脱贫致富的春天。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村里原来卖不出去的红豆、黄米、小米、荞面都成了脱销产品。

  有文化、懂技术、会营销,董蒙夫妇具有新时代新型农民应有的特质。因为群众基础好,今年初,董蒙当选双兴村党支部书记,赵丽杰也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这就是董蒙夫妇的故事,自强而不息、自立而不馁。在这片热土上,还有许许多多个“董蒙”和“赵丽杰”,他们是陈永春、王广和、张立峰、任宇、郑国春……每一个普通名字的背后,都是一个梦想照进现实的故事。

  近年来,林西县着力实施“能人强村”工程,深入开展“三培两带”行动,把1362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820名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122名党员致富能人、合作社负责人、复转军人、大学生村官培养成村干部。他们用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实实在在改变着一方百姓的生产生活面貌,汇聚起波澜壮阔的澎湃伟力。

  扭转乾坤筚路蓝缕七合堂

  立秋过后,走进七合堂村王儒和家的果园,红红的K9苹果挂满枝头,一阵微风吹过,清香之气扑鼻而来。

  王儒和老两口种了20多亩果树,有沙果、苹果、梨、海棠果等多个品种。近家门口的林下养了鸡、鸭、鹅,远一点儿的种了胡萝卜、大豆,每年近10万元的收入在村里算是中等户。看着累累硕果,王儒和算了一笔来年的账:通过高接换头的10亩锦绣海棠长势很好,已经挂果,一两年就将进入盛果期,届时收入可翻两番。

  收入翻番的不只王儒和一家,村里进入老龄期的1000余亩果树都在陆续高接换头,新品种锦绣海棠未来可期。今年58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周瑞春曾亲自参加了这批老龄果树的栽植,30年后,又经历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更换。他做梦都没想到,曾经“山秃草木稀、耕地效益低、沙飞石乱滚、人穷向外移”的贫苦七合堂,会有如今“阳坡满山杏,阴坡尽是松,山下野果满地红”的生态景象。

  人在村中行,入眼皆风景。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连起田间风光,半山腰上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设施农业大棚和特色养殖园,一户户红瓦白墙的新式民居散布在山林间。望着从山下到山上的立体种养殖结构,可以真切感受到这个小山村今昔两重天的历史变迁。

  在七合堂建设、发展的各个时期,党组织始终把引领服务作为第一责任,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答卷。全村现有果树面积7300亩,森林覆盖率86.1%,从生态建设中创造产值2660万元,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15000元。

  七合堂的成功,印证了走生态发展之路的可行性。2018年4月,由新城子镇党委牵头,成立了九佛山野果富民党建联合体,坚持以强带弱、以大带小,在与七合堂村毗邻、地形相似、生态条件相同的海棠湖村、枕头沟村、小城子村、大金沟村,复制推广七合堂模式,引领实施“七合堂再造工程”。各成员党组织通过队伍联管、发展联姻、服务联创、活动联办,促进抱团发展形成“雁阵效应”,缩小强弱差距形成“均衡效应”,实现富民惠民形成“连锁效应”,为脱贫攻坚后续成果巩固和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林西全县共有103个行政村,七合堂只是其中之一。面对因地域、隶属分割而带来的资源分散、规模效应差、工作协调衔接不畅、脱贫攻坚村际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林西县在狠抓建制性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大力推行全域党建融合发展。

  基层百姓在自己的家园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朴素愿望。无论是产业脱贫还是生态致富,无论是党建引领还是易地搬迁,在走向小康社会的壮阔征程中,每一个村庄都与祖国相连、与大地相依,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中完成了旧貌换新颜的嬗变,组成了全县3933平方公里的锦绣山川。

  风生水起欣欣向荣大井镇

  大井镇境内的大井古铜矿遗址是中国古代商周青铜文化遗址。数千年后的今天,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希望。向阳岭、金鸡岭、红松岭和万亩生态扶贫产业园把曾经的荒山变成如今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满山秋色尽收眼底。

  无论是壮大菜、药、牛三大主导产业还是谋划玉米皮手工艺品特色产业,无论是坡改梯提高土地附加产值还是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大井镇都紧扣时代脉搏、找准发力方向,实现了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打包优势凸显。

  大井镇总面积242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47个村民组。耕地11万亩,粮食总产量2万吨。林地18万亩,森林覆被率37%。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5680万元;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4335万元,财政收入完成1005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030元。

  在镇党委副书记何郡看来,大井镇今年有两件大事,一件是继续发展设施农业,着力打造全县第三个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另一件是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推进示范村建设,每一件都关系全镇发展、关乎百姓收入。

  在现有设施农业2000亩的基础上,大井镇今年计划再完成2500亩,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10月中旬全部完成。“在家门口的产业园打工,一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这回我可借上光了,守家在地上班挺知足也挺幸福。”在园区打工的村民江春国感叹道,去年一年,他在产业园打工收入3万多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是解决“三农”事业发展问题的前提。为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等全面振兴,2018年末,镇党委、政府多次赴外地调研学习,在村内走访询问群众需求,在县文体局、妇联、扶贫办等部门的支持下,最终确定谋划玉米皮手工艺品这一特色产业,既提升了群众致富技能和本领,又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可谓一举多得。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大井镇充分结合林西县“六小工程”产业实施政策,把玉米皮手工艺品作为重要抓手,形成家家户户“小作坊”、人人都是“艺术家”、村村都有“小产业”的发展模式。

  从曾经走来,向未来走去,大井人民一次次战天斗地、一步步勇毅前行,书写了光照时代的历史篇章。随着各产业链的增值增效,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思想观念逐渐转变,由靠天吃饭、单打独斗,变为集约经营、集聚发展,通过土地、资金入股获取租金收益,通过参与生产获取生产收益,通过就近务工获取劳动收益。同样,在统部、官地、新林、十二吐……每一片土地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向小康一日千里新林西

  在林西县德青源公司标准化蛋鸡养殖小区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有序忙碌着,一枚枚承载着脱贫希望的鸡蛋装箱后即将运往北京。工人杨卫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一份并不算劳累的工作。来自新林镇鹿山村的他是一名残疾人,2018年底与德青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成为一名拣蛋工,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工资3000元,享受“五险”。“从前梦寐以求的生活成真了。”不善言谈的杨卫东用一句最朴素的话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德青源公司与林西县实施“金鸡扶贫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安置和杨卫东一样的贫困户就业。项目于2017年5月12日开工,仅用了168天就完成了58000平方米的厂房建设,第201天实现第一批66万羽雏鸡进场养殖,第319天产出第一枚蛋,被国务院扶贫办赞誉为“林西速度”。截至目前,项目已带动4650人从中受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01人,累计净受益资金达到3600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资金2176万元。

  作为国务院扶贫办主推的十二种产业扶贫模式其中之一,金鸡项目采取组织先行引领、政府投资建厂、企业租赁经营、贫困户多渠道受益的方式建设运营。该项目的落地,为推动林西县农牧产业结构调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金鸡项目是林西县提高产业脱贫可持续性,以期实现“一条产业链,带富一大片”目标的一个缩影。县委、政府围绕甜菜、蛋鸡、生猪、中草药、内蒙野果等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德青源、佰惠生、恒光大、正邦全产业链、东山扶贫产业园等一批农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项目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在龙头企业与贫困人口之间构建“1+4+5”新型产业脱贫模式。“1”是依托一个龙头企业或重点项目,“4”是使贫困户获得生产性、财产性、劳务性、资产性4个方面收入,“5”是通过推广5个比较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使全县所有具备生产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产业措施全覆盖。这种企业、合作社的龙头带动模式,做大了扶贫产业规模,提升了产业扶贫质量和效益,保证了脱贫效果持久有效。

  脱贫、致富、奔小康,历史性的任务需要历史的自觉、历史的韧劲、历史的担当。成绩的取得并不轻松,无论是“林西速度”还是“林西模式”,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林西人民经过苦苦追寻、探究、解答而来的时代答卷。

  一头连着民族的伟大梦想,一头连着百姓的平凡生活。当代林西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倾注了千千万万个你、我、他的智慧和汗水,催生了无数感人至深、鼓舞人心的故事。星光不负赶路人,我们在3933平方公里的每一寸沃土上,在24万林西人民的每一张笑脸中看到:梦想正走进千万人生活,幸福正辉映万家灯火……(记者 宋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