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近日,在湖北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办花园村研学教育基地门前,村民张立喜兴奋地说。

  两年前,他搬进村部旁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住进崭新的楼房。与他一道搬来的,共有29户74人。

  花园村党支部书记张芳超说,花园村探索的是与旅游扶贫相融合的易地扶贫搬迁模式,依托村里的花果山旅游风景区,将村民安置在景区旁。“住进新房,又有产业支撑,致富也就有了路子。”

  花园村的安置区规划在村里的旅游扶贫仿古一条街项目之内,为最大限度减少贫困户经济负担,易地扶贫搬迁住宅全部装修一新、整洁干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部配套到位,达到了拎包入住条件。

  今年“五一”,仿古一条街作为村里的研学教育基地正式对外开放。张芳超说:“受疫情影响,今年开业后没敢大范围对外招商,但研学教育基地依然火爆,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参加户外拓展训练。”

  在西沟乡岳竹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村民袁宝华说:“现在住进新楼房了,门前水泥路也通了,村里发展中药材产业,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挣钱,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2018年,岳竹村易地扶贫搬迁户从大山深处的沟沟岔岔,全部搬到村委会对河两岸的安置区。安置区一户一院,统一建房、统一绿化、统一硬化道路、统一安装太阳能路灯、统一配置垃圾桶和中转箱,村上还建有公共厕所、洗澡间、免费理发室、文化广场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搬进新房,没挣钱路子,村民一样受穷。“易地扶贫搬迁难的不是搬迁,而是要搬得出去,还要富得起来。”西沟乡岳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袁炳在安置房建设之初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他经过多方考察后认为,岳竹村海拔高,温差大,土质沙化,适宜种植中药材。

  随后,他同区扶贫办及村两委干部到宜昌考察引种,发动农户试种,组织技术培训,再到成立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种植。如今,岳竹村中药材合作社共流转土地200余亩,发展软籽石榴100亩,建成标准化大棚60个,种植天麻、七叶一枝花、神仙叶等中药材30余亩,发展袋料香菇3万棒。

  建立村级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将贫困户全部吸纳为股东。两年时间,合作社用收益支付租金、务工费、分红40余万元,并上交村集体收益10万元,一举摘掉了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帽子。(通讯员 叶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