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代表中国队参加冬奥会”,站在河北保定涞源三中设施齐备的轮滑场边,14岁的孙思梦对未来充满憧憬。

  很少有人会想到,眼前这个自信开朗的小梦,在接触滑轮运动之前却是内向、沉默甚至有些自卑。

  来自涞源县宋家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孙思梦,正是通过接触体育运动才逐渐增强了自信,重新找到了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日前,记者在参加“河北体育扶贫巡礼”主题采访的过程中,见到了很多像孙思梦一样因为体育扶贫而改变了生活和梦想轨迹的人们,见证着体育扶贫的强大力量。

  近年来,河北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与国务院扶贫办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动实施“赛事活动、体育产业、体育设施、科学健身、体育彩票、体育文化”六大扶贫攻坚行动,形成了“双带四精准”的体育扶贫模式,体育扶贫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写就了全国体育扶贫工程中精彩的“河北篇章”。

  位于保定涞源的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于11月底正式竣工,并迎来了国家跳台滑雪队以及北欧两项队的首训。

  来自当地上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营钢和孙晓四,亲身参与了基地建设,每月都有50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极大改善了生活条件。

  依托体育基地建设助力脱贫攻坚,正是河北省体育设施扶贫的具体体现。

  据介绍,在国家跳台滑雪训练中心建设过程中,河北省体育局和当地政府积极探索了“基地带村”的体育扶贫新路径——在体育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通过流转土地、就近就业等多种扶贫举措,为深度贫困县涞源县脱贫摘帽贡献了体育力量。

  “该基地建设为周边贫困户创造就业岗位近200个,土地征占补偿涉及当地两个乡3个村98户。国家跳台滑雪训练中心落地涞源,对当地具有里程碑意义,将直接影响涞源经济社会发展轨迹。”涞源县县长周峰表示。

  同为深度贫困县的张家口市尚义县,则是体育赛事扶贫的受益者。

  59岁的尚义县马莲镇村民曹凯没有想到,过去只会出现在电视里的高水平体育比赛,有朝一日也会来到自己身边。“这几年我看了自行车赛、赛车、篮球赛……好看,真好看!”

  更让曹凯高兴的是,他还成了这些省市级甚至国家级比赛的参与者。“自行车比赛时我负责打扫卫生,每天能挣到300块钱。其他比赛时我卖冷饮小吃,有时候10天就能挣3000块钱。”

  对于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曹凯而言,家门口举行的体育赛事带来的不仅是精彩和好看,还是可以极大改善家庭状况的收入。

  位于尚义县满井镇的特布不落村,是河北省体育局定点扶贫村。

  河北省体育局驻该村第一书记王海屹告诉记者,工作队进驻以来,除了常规的扶贫措施,还加强了“体育+健康扶贫”的推广力度,“我们将河北省青少年公路自行车锦标赛、射箭室内赛等赛事放到这里举行,不但通过赛事促进了村民增收,也培养了村民主动锻炼、强身健体、坚定脱贫致富决心的意识。特布不落村已在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河北省体育局充分利用体育赛事在吸引人流、提升知名度、促进消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将各类各级别赛事活动有意向贫困地区倾斜。

  例如,尚义县2017年以来就已举办17场全国和省市级赛事活动。

  据统计,各类赛事活动在2019年为当地贫困户直接增收约22万元,带动尚义住宿、餐饮等消费约200万元。

  在涞源县福泽园社区健身中心的广场舞团队中,46岁的翟二彦有着与实际年龄不太相符的精气神。

  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翟大姐,是河北省体育局“体育精准扶贫公益岗”的受益者,通过组织社区群众进行体育锻炼,她每月都能获得300元收入。

  河北省体育局经济处副处长康学英告诉记者,为妥善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问题,省体育局和省内各市县打造了“体育公益岗就业”的体育扶贫新模式。“2020年,河北已实现了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357个贫困村的‘体育公益岗就业’全覆盖。”

  “河北省将继续发挥体育在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发挥体育扶贫效果和扶贫资金效益,接续推进体育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河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泽峰对记者表示。

  据记者了解,“体育+扶贫”的新模式,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中成效显著。

  近年来,由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实施的体育扶贫工程,通过引进体育赛事、发展体育产业、援建基础设施、开展大众健身等助力脱贫,促进体育工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营造出精准扶贫、体育助力的良好局面。(记者 李元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