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喀什9月26日消息(记者 赵秀娟 通讯员 黑方毅)一直以来,边境县市的发展、边境各族群众的冷暖始终牵动着喀什地区各级党政的心,喀什地区将党史学习教育同扎实推进兴边富民工程结合起来,以提高边境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技能培训、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着力点,把各方力量和资源集聚起来,绘就了边境开放发展、边民安居乐业的“最大同心圆”。

边民载歌载舞庆祝喜迁新居。廖海燕 摄 央广网发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积蓄发展势能

“过去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主要以放牧为生,生活条件艰苦。新村不仅通了柏油路,还新建了幼儿园、卫生室,解决了我们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说起搬迁到新村的幸福生活,叶城县棋盘乡2村村民阿迪力·买买提难掩心中的喜悦。

喀什地区的叶城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沿边地区集“老、少、山、边”于一体,村民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劳动技能低,经营意识弱,守着“边”的优势却过着“穷”的日子。让边境县市尽快发展起来、使边境地区的各族群众尽快增收致富,是喀什地区党史学习教育确定的目标之一。

叶城县边民易地搬迁安置区鸟瞰图。廖海燕 摄 央广网发

今年,喀什地区围绕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产城融合发展、重大基础设施联通等四个方面,申报兴边富民项目7项,总投资1.69亿元;安排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3.42亿元,涉及33个项目,截至目前全部开工,已拨付资金1.17亿元。

喀什地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把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对抵边新村建设方案编制、选址等情况进行专项指导服务,选择5个抵边新村18个建设点位进行现场调研,召集塔什库尔干县发改委、政法委(边防办)及相关乡镇、设计单位召开抵边新村建设专题座谈会,对30个抵边新村房屋、卫生室、幼儿园、道路、水电、管网等配套公共服务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指导,确保边境地区牧民“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从山上搬下来后,我想开设一个艺术培训班,教社区的孩子们吹纳依、弹热朴甫(塔吉克族传统乐器)、跳鹰舞。”艺术院校毕业回乡创业的大同乡村民买买提·哈里木充满信心地规划着他的创业之路。

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成为带动边境旅游的新引擎。 吕俊 摄 央广网发

搭建平台扶持创业 激发自我发展潜能

“每月工资3000多块,有时候还能更高一点,厂里提供免费午餐,上下班有班车,我现在的日子美得很。”以前靠打零工为生、今年3月在中巴经济走廊喀什物流枢纽(塔县)副中心实现就业的艾力说起现在的生活,幸福之感溢于言表。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为了提高“沿边”乡村群众的经济收入,喀什地区把“三区两中心一港一园”建设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带、中巴经济走廊、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统筹谋划,突出抓好边民互市区、边境旅游区、边境合作区、临空经济港、飞地产业园等建设,为群众创业就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通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创业培训等,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激活沿边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截至9月初,培训“沿边”村民4万余人次,安置就业3万余人次,人均工资3500元以上。

“路修好以后,出入方便了,现在电、网都通了,生活很舒适,更宜居宜业了。”叶城县西合休热斯喀木9村村民艾力·买买提乐呵呵地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两个边境县市以边境景区创建与美丽乡村共建共融为契机,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对民族优秀特色文化进行梳理整合、包装设计和统筹运营,做强特色旅游,弘扬红色文化,加快旅游产业化发展步伐;成立农民马车、驼队、观光车合作社及农民演出队,热情服务游客,让他们通过多种交通方式的体验,感受边境村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坚定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叶城县阿克塔什乡干部了解边民搬迁后的生活情况。廖海燕 摄 央广网发

“我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生态环境的优势,与兴边富民工程、乡村振兴建设一起谋划、一起实施,走出了一条‘建美丽村、吃旅游饭、走小康路’的发展之路。”叶城县西合休9村驻村第一书记居尔来提·夏木西丁说,今年西合休9村创建了K2登峰大本营游客服务中心,新建200平方的停车场,给游客带来了更好地服务体验。据不完全统计,1月至8月,叶城县接待游客87.0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34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68%和47.03%。

多维发力持之以恒 提升群众生活水平

喀什地区用党史学习教育引领新时代兴边富民工作,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兴边富民工程结合起来,规划建设抵边新村33个,今年新建7个,投资0.67亿元,着重安排边民居住、交通、就医、就学等项目,边境居民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边民在新建成的定居点开展体育活动。廖海燕 摄 央广网发

走进牧民买买提明·依那也提家,地面墙面贴有瓷砖,推拉门、热水器、洗手池、冲水便池一样不少,厕所干净而整洁。改厕这件“小事”联系着大民生。喀什地区大力开展村容村貎整治,加强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工程建设,同步实施厕所污水和粪便治理,提升进村入户通达水平,进一步改善边境群众居住环境。

“今年开始,我的护边补贴增加了200元,我准备攒起来买几只种羊发展畜牧业。”牧民图尔洪江说。喀什地区把保障边民的基本收入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完善护边员实名制管理,规范护边员补助发放工作,确保经费使用安全、规范、高效,对在边境一线地区居住时间达到半年以上的边民予以补助,并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让边民巡边有补贴,生活有盼头。截至目前,喀什地区已发放民生资金9764万元、一线边民补助资金4242万元、护边员补助33465万元,确保边民不流失,守边不弱化。

喀什地区还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强化民族团结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使兴边富民工程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的战斗堡垒。

深学笃悟百年党史,建设兴边富民强区。随着边境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体系不断健全,喀什边民的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牧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边民正从世代“守穷边、穷守边”向“留得住、能致富”转变,一条以发展旅游、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全新之路正在喀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