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对对碰》作为一个好吃、爱吃的节目组,不仅常吃美食,还总在节目里和大家聊美食(即使在接近中午且听众饥肠辘辘的时候)。同时,作为一个热爱环境、勤俭持家的节目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践行着“光盘行动”。最近,又有一个新词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分餐制

中国传统的用餐习惯是围桌共食,但新冠疫情的暴发,也引发了全民对改变生活方式的反思。分餐制,是否会破坏浓浓的餐桌情怀,让聚餐少了些许人情味呢?

本周日上午9点
《综艺对对碰》周末版栏目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邀请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副研究员
徐维盛

为我们解读分餐制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什么是公筷公勺?

 

徐维盛:公筷公勺是指两人以上同桌共餐时,用以夹取菜点的筷子、舀取菜点的勺子,也就是一种就餐者不与嘴接触的分餐工具。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咱们买的电饭煲,一般都会配一把盛饭的木勺,米饭蒸熟后,咱们会用这个木勺把电饭煲里的米饭盛到碗里食用,这把盛饭的木勺,就具有公勺的功能,只不过这把勺子比较大,不适用于咱们日常食用使用,且平时我们使用习惯了,没有引起注意罢了。

把这把大木勺缩小到咱们日常吃饭用的筷子、勺子,用一双专用来夹菜、专用来盛汤的勺子把菜夹到自己的碗里,把汤舀到自己的碗里,再用自己的筷子、勺子食用,专用来从合餐餐桌上取菜、取汤的筷子、勺子,非交叉入口的筷子、勺子就是公筷、公勺。

 

 


问题二:为什么要推行公筷公勺的分餐制呢?


徐维盛:在我国的餐饮文化中,用餐形式也呈现出分分合合的个种形态,从先秦诸子,到现代文明,合餐、分餐,是一种餐饮文化的历久弥新,传承发展。我们经常在电视或者文学作品中看到各种合餐、分餐的聚会,譬如《红楼梦》中,就有各种大大小小的聚会聚餐,有大桌合宴,也有小桌分餐。


合餐,体现着家人亲朋团聚的欢欣,一锅美食煮沸人间亲情,并且也不是所有的中餐都适合分餐,某些病毒、细菌可以通过唾液、体液进行传播,譬如大家熟悉的幽门螺旋杆菌、肠道病毒、手足口病等。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降低这一类病菌病毒从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因此公筷公勺在保持合餐团圆氛围的同时,又能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


公筷公勺使用是文明用餐、健康用餐、安全用餐、卫生用餐的重要保障,既可防治病菌交叉感染、防范病从口入,又可促进健康饮食、减少食物浪费,弘扬中华美德,展现文明进步。只要能做到“交叉的餐具不入口、入口的餐具不公用”,那就能有效避免病菌病毒的交叉感染。


在今年3月份,我国首个明确规范公勺公筷使用行为的地方标准《公勺公筷使用规范》正式发布。就餐使用公勺公筷不仅是一个举动、一种礼仪,更是卫生健康的良好习惯,对于提高全民公共卫生意识非常重要。


 


问题三:如何在居家生活中推进使用公筷公勺?

 

徐维盛:家庭用餐和亲友聚餐时,做到一汤一公勺,一菜一公筷,或者在每位就餐者准备两副颜色或形制不一样的筷子、勺子,一双自用,一双作为公筷、公勺,这些都是居家推行公筷、公勺制的良好践行方式。

此外,也需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就餐礼仪。不用自己的筷子给家人、亲友夹菜;取菜不挑不拣、各取所食。

公筷、公勺用餐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从立意为之逐渐过渡到习惯自然。从儿童时期注意培养是最好的方式,当然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养成使用公筷的好习惯,并且要坚持下去。

公筷公勺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用公筷公勺取菜宜适量,不要将取出来的菜再放回原菜品餐盘中

 

②不用公筷公勺随意翻动菜品

 

③不得将公筷公勺插入菜或饭中

 

④餐后剩余食物的分装,应使用公筷公勺

 

⑤公筷公勺与自用勺筷分开清洗消毒


想要听到更详细的解答吗?到底生活中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却想知道的”有意思的事呢?敬请收听5月3日上午9点到11点的《综艺对对碰》周末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