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月10日下午3点半,随着最后一批49名患者从洪山体育馆走出,运行了35天的武汉市首个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正式休舱。这标志着武汉16所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从10小时建成一所方舱医院,到治愈1.2万余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这些方舱医院创造了太多奇迹,媒体评论方舱医院时提到:方舱医院是人类抗击传染病史上的创举。

 

       在这“关键时刻,关键之举”的背后,有无数抗疫人的努力,其中,最初提出“方舱医院”这一概念的人,就是呼吸病学与危重症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

 

       2020年2月1日,王辰院士随同中日医院医疗队一起到达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武汉。一个多月里,他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调研防治方略、指导科研攻坚。

 

       “方舱医院相继休舱后,16家方舱医院送给了我16张工作证作为纪念,我至为珍惜,这是最大的褒奖。”

 

       实际上,很多人了解到王辰院士,是通过2月5日央视《新闻1+1》栏目,那一天的节目中,白岩松连线了身在武汉的王辰院士,面对白岩松略有些焦急的提问,王辰院士的声音依旧低沉理性,话语却是一针见血:

 

       “武汉形势严峻,大批患者未能及时收入医院;病毒核酸的检测能力依然不够;武汉到底有多少病人,数目并不十分清楚……”



 

      在当时的疫情下, 王辰院士的话如一缕强光,照进了疫情的迷雾。网友们纷纷感慨:这是最近听过的最高水平的分析,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王辰也因此圈粉无数,这位在抗疫中的关键人物,从此走进了人们的心里。

 

 




2


 

       1962年8月,王辰出生在山东德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又是唯一的男孩,王辰是被父母和两个分别大他9岁、7岁的姐姐宠着、护着,“在充满着爱的环境中长大的”。王辰的父母是大学教师,家庭条件不错。父亲常常带着浓厚的山东口音,在饭桌上教育姐弟三人,以至于小王辰“特别不喜欢吃饭”,“一吃饭,老爹就叨叨”,“叨叨”是那时的王辰对父亲教育的第一感受。


       实际上,父母对王辰的影响的确很大。回忆起小时候,王辰总是在凌晨两三点钟起夜时,发现父母还在台灯下备课,这让年幼的他早早就懂得了,书原来是要认真地读的,课前是要认真地备课的,上课是要认真地讲的——读书,做学问是一件丝毫不能怠慢的事。这是父母对王辰潜移默化的影响。

 

       王辰从小就是能静能动的孩子,既能因为痴迷于玩航模被爹追得抱着三合板和香蕉水到处跑,又能在图书馆里安安静静地读小说。王辰还记得自己读的第一本小说叫《绿色的远方》,是一个关于少数民族翻身解放的故事,此后,只要是当时能找得到的书,刚刚上小学的王辰就读了不少……由于读的时候太早了,以致现在都记不清当时到底读了什么,但长期沉浸在文学情境中,让王辰对社会人生有了间接体会,也让他更用心地去思考和体味周边的人和事。

 

 




3


 

 

       王辰是幸运的,除了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就连邻居也是卧虎藏龙,那时候,王辰家住在中央民族学院家属院里,每天傍晚,王辰经常看到冰心和她的丈夫吴文藻,手拉手穿过家属院的操场回家,而同住在一个家属院中的,还有藏学家于道泉先生、教育学家潘光旦先生等等。


       从小生长在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中,让小王辰对“做学问”这件事耳濡目染。上小学时,王辰就曾请教过邻居蒙古史学家贾敬颜先生:


       “贾伯伯,’噬脐莫及’是什么意思?”

 

       看字面意思,吞噬的噬,脐带的脐,这噬脐莫及的意思就是,要用嘴咬自己的肚脐是够不着的,那这个词从何而来,又有怎样的含义呢,没想到,被公认为是“活字典”的贾先生也不确切知道此词来由,贾先生架起梯子,在自家堆成山的书籍中,上上下下翻了个遍,依然没有找到答案。于是,他只好对小学生说:“等我到图书馆给你查查。”过了两天,贾先生翻遍图书馆后仍然没有查到他认为确切的答案。他找到小王辰,给了一个他的“假说”:


       “似乎是源于麋鹿受伤后,舔自己肚脐的麝香救命,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可能由此引申为“后悔莫及、难济于事”。”

 

       不过,贾先生强调,“这只是我的猜想,并未找到严格根据,以后若找到,一定再告诉你。”

 

       从此,王辰知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是什么都可以随便说说的。

 

 




4



       恢复高考不久以后,王辰便考上了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1985年,王辰本科毕业,被分配到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担任住院医师,开始了他的从医生涯。这一干,就是35年。1987年,在红十字朝阳医院呆了两年之后,王辰开始师从68岁的翁心植院士,作为他的开门弟子,回到首都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翁心植院士,是我国首个将呼吸专业从大内科分离出来的人,是我国现代呼吸病学发展第二历史阶段的领军者。学医的生涯很苦,当时的翁院士要求王辰他们,一周要在医院待6天,休息时间只有周日上午8点到周日下午8点的12个小时。最多的一天王辰做了4个心肺复苏,很长时间医院都没有打破这个记录。但是王辰说,他从不觉得辛苦,因为这一切都处于对医学的热爱。

 


 

       1991年,王辰博士毕业。工作第一年,就因业绩突出,29岁的他被破格晋升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之后,在翁心植院士指导下,王辰扎根红十字朝阳医院潜心钻研医术。这中间,1997年,翁心植迎来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不过,恐怕翁心植院士当时也没有想过,16年后,自己的学生王辰也将当选院士。2003年,时任北京朝阳医院院长的王辰,迎来了人生中一次至关重要的考验。

 

 




5



       2003年春夏之交,SARS疫情席卷全国,4月8日,北京市成立了一个由5名院士和7名教授、主任医师组成的“北京防治非典专家组”,其中就有王辰和他的导师翁心植。4月15日,王辰又受命担任北京市非典医疗专家组组长,国家防治非典紧急科技行动和科技攻关北京组长兼首席科学家。在重灾区北京,王辰开始展示他的能力。面对一无所知的“敌人”,王辰仅用数十小时就带领团队在朝阳妇幼保健院组建了一个高标准的非典病房,给其他医院做出了范本。同时,他还主动承接了宣武医院的非典重症监护病房的任务。41岁的王辰,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得到了巨大的锻炼,也在医学界声名鹊起。更为重要的是,为他17年后在武汉战疫组建“方舱医院”,积累了经验。

 

       接下来的岁月中,秉持着对治病救人的热忱,王辰一直在自己的领域中默默耕耘,虽然历任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医院院长等等领导职务,但他坚持没有放下自己的医术。

 

       “再忙的院长,不接触病人,也不是医生”。

 

       2013年,王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转年被任命为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后又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2019年12月,王辰获得年度吴阶平医学奖,13年来只有20人得此殊荣,可王辰却说了八个字: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很快,2020年2月,王辰院士便放下了过往再次出征,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正是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