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广文艺之声推出特别策划  

《战疫情:央广文艺云课堂》

 

今日继续分享展览背后的传奇故事

让穿越时空的展品带给我们信心和力量

   

  

第十三期
  

    

   这几本书纸张早已发黄,印刷的时间、版本甚至语言都不一样,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论持久战》。这是毛泽东主席在抗战时期发表的重要著作。在关键时刻,它拨开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为抗战胜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1937年7月,卢沟桥畔一声炮响,全民族抗战爆发。对于这场战争的进程和前途,国内曾出现过两种观点:

    

  第一种“亡国论”认为:中国的武器不如日本,如果开战一定会失败,甚至亡国。 

  

  第二种“速胜论”认为:中国只要打三个月,形势一定发生变化,到时候西方国家会出面干预,苏联也会出兵,战争很快就能结束。

    

  可是到了1938年5月,经过10个月的全国性抗战,人们发现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中国损失了大片的领土,亡国灭种的危机笼罩着大地和人心,但是中国没有投降,仍然在坚持抵抗。可以说,每一个为中华民族生存而奋斗的中国人,都在渴望着最终的胜利。但是,战争的进程究竟会怎么发展?中国会不会亡国,抗战到底要打多久?如何才能取胜?多数人心中仍然是迷茫的。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毛泽东感到,有必要对抗战10个月的经验做一个总结性解释,来回答人们心中的疑问,并对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错误观点进行批驳。于是,1938年5月,在延安的窑洞里,他废寝忘食地写下了这篇《论持久战》。

     

  

  

  1938年5月26日到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连续做了《论持久战》的长篇演讲。在演讲中,毛泽东指出:日本虽然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但国土狭小,人力、军力、财力、物力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加上战争的非正义性,必然失道寡助。中国虽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但处于进步的时代,有共产党及其军队作为团结抗战的核心,加之地大物博,人多兵多,以及战争的正义性,必能得到全民的支持和国际上的援助。

  

  总结一下就是“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这些特点注定了战争的持久性和中国的最终胜利。

  

  同时,毛泽东科学地预见了抗战将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敌人的战略进攻,我们的战略防御”,第二阶段是“敌我相持”,第三阶段是“我们战略反攻,敌人战略退却”。

   

  

  

    

  其中第二个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会是最困难的时期。毛泽东还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并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人民战争思想。他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基存在于民众之中。

  

  毛泽东在做完演讲后,将整理出来的讲稿公开发表出版。《论持久战》不仅在延安、武汉等地发行,还被翻译成英文,流传到海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全文虽然只有5万多字,但为中国抗战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斗争的信心。

  

  

 

  信心对于战争胜利是至关重要的。眼下,我们同样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战斗,中国人民是久经考验的,面对疫情,我们也应该有信心、有能力取得最后的胜利!

  

    

主讲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讲解员 朱宁
 

 

  

  

探寻艺术之美,扩展文化新知,
增加理性思考,感悟生命力量。

 

  

  

 

 特别鸣谢 
北京市文物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对本系列节目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