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2月26日消息(记者陈庆滨 天津台孙昭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滨海新区政协副主席、应急管理局局长、滨海新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物资保障组副指挥长单玉厚连续奋战,终因劳累过度,引发心源性猝死。他用58岁的生命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
2020年2月24号上午,在滨海新区政府机关的一间宿舍,单玉厚的妻子杨健趴在丈夫离世前睡过的床上,痛哭失声。再过一年多,单玉厚就该退休了,他答应过妻子退休后要好好陪着家人,还要带妻子出去旅游,然而这一切都无法兑现了。
从今年年初开始,单玉厚就一直在工作岗位上忙碌,1月24号夜里,天津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接到消息,正驶向天津港的超级邮轮“歌诗达赛琳娜号”上面有15人出现发热症状,船上共有3706名游客和1100名船员,发热人员是否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检测行动刻不容缓。根据安排,单玉厚所在的应急局负责调用直升机运送检验人员和提取的样本。在单玉厚的调度指挥下,25号凌晨4点多,滨海新区卫健委和海关检验检疫局派出的18名工作人员登上应急局紧急协调的天津海事局“海巡0204”轮,从东疆港出发,在夜色中向临时抛锚的“歌诗达赛琳娜号”靠近。凌晨5点,工作人员登上“歌诗达赛琳娜号”,并对17位发热人员进行了采样,由直升机运至机场后,再紧急送往天津市疾控中心。直至中午,检测结果出炉了,17份样本检测全部为阴性在单玉厚的带领下,应急局圆满完成了在这次突发事件的应急任务。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单玉厚同志始终坚持军人本色不改,把市、区两级决策部署转化为作战行动,以冲锋陷阵的血性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之中。除了做好“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突发事件应急调度外,他初二接管新区防疫物资保障调度任务,初三往返北京新区两地接运物资,涉及物资筹集、调运、分拨的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部署、逐项督办,甚至每一批物资的分发数据,都烂熟于心,24小时“在线”,“连轴转、亲自干”成为他的工作写照。他始终冲锋在前。物资之于疫情防控,就好比子弹之于战场打仗,做好防疫物资保障,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面对全市乃至全国防疫物资供应紧张的状况,单玉厚同志坚持不打无准备之仗,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协调发动驻区央企、国企、外企,充分挖掘海内外采购渠道,购置大量的口罩、防护服、医用手套、护目镜、测温枪、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特别是为确保物流畅通和物资押运安全,单玉厚同志在接到物资到达的信息后,不顾疲劳、不畏艰辛,晚上8点从新区出发,次日凌晨1点在北京机场接上口罩等物资,凌晨3点接运物资回到新区,天一亮就安排各部门领取,做到了全程亲自谋划、亲自组织,确保了物资接收发放工作规范有序、准确无误。他注重稳定后方。在全力做好防疫物资保障工作的同时,单玉厚同志高度重视生产安全风险防范,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根据疫情发展形势,他全面分析假期延长、企业复工、赶产扩能、用工不足等带来的影响,带队开展企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工作,特别是重点加强对生产口罩、双氧水、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企业的帮扶和指导,帮助协调解决用工、原料和供货困难,推动企业满负荷生产。科迈化工作为一家橡胶促进剂生产企业,承担多个国际订单。疫情发生后,企业推迟复工,但国外合同期限迫在眉睫。单玉厚同志得知情况后,提前介入研判,组织开展细化防控方案、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风险分析、复工人员岗前培训等大量工作,帮助企业提前排除隐患、加快复工复产。
单玉厚是一位有着39年党龄的老党员,在疫情防控一线奋战的这一个月,只是单玉厚工作的一个缩影。自从2008年从空军第一飞行学院副院长转业到当时的汉沽区担任区长助理,后来又相继在滨海新区安监局、应急局主持工作,直至担任滨海新区政协副主席。在滨海新区工作的12个年头里,单玉厚始终站在急难险重和服务人民的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多年的超负荷工作给他带来了一身伤病,尽管心脏做了搭桥手术、放了2个支架,但他全然不顾领导和同事让他适当歇一歇的劝阻,面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情况以及特殊时期的物资保障需求,总是带头顶上、连续作战,无论时间多晚、路途多远,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置。2019年8月份 “利奇马”台风来袭期间,他连续一周盯守在调度指挥中心,困了就在椅背上打个盹,饿了就吃口方便面,遇有突发险情第一时间就果断处置,保障了新区汛期的绝对安全。
在单玉厚办公室的书柜里,有一本翻开的册子,扉页上写着入党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