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9月30日消息(记者张强)近日,由天津工业职业学院牵头,天津市北辰区实验小学、天津市北辰区实验中学、天津市南仓中学共同参与开展的“大手拉小手:大中小学思政课共话中国梦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活动,来自四个学段的大中小学生组成的近百人实践团,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带领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育人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信念在不同年龄学生心中扎根生长,成为跨越学段传递梦想的生动注脚。
天津市北辰区实验小学的李欣、于璟玢、翟洋老师带领小学生,前往杨连弟烈士纪念馆,重温“登高英雄”杨连弟的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在庄严肃穆的烈士像前,大家瞻仰烈士雕像,聆听思政课老师讲述杨连弟烈士的英雄事迹,通过瞻仰文物、故事分享、实践体验、成果展示的实践活动,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杨连弟烈士的感人事迹,让“奋斗”“担当”的精神具象化,在他们心中种下“向英雄学习、为国家努力”的种子。此次小学学段的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扇门——从英雄的奋斗中感知精神力量,助力“复兴种子”以最温暖的方式萌芽。
来自初中学段的天津市北辰区实验中学的学生在李祺昆、李梓隆、王新琦老师带领下,走进北辰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了一场以“穿越百年北辰,见证民族复兴”为主题的实践学习之旅。李梓隆老师结合展厅内的工业文物与历史场景,为同学们讲述了北辰乃至我国工业发展初期的艰难岁月;王新琦老师则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新时代北辰在产业升级、城市发展中的亮眼成就;李祺昆老师与同学们一同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此次实践活动,让“科技”从课本上的文字变成了学生们可触、可玩、可探究的体验,在动手与思考中,同学们不仅理解了科技力量,更立下了“用创新助力复兴”的志向。
来自高中学段的天津市南仓中学思政课教师韩萍老师带领学生在南仓中学校史馆开展了“校馆弦歌 薪火相传”实践育人活动,韩老师为学生生动讲解了学校的创办背景、发展历史、知名校友等,并开展了“榜样力量我学习”“创客小挑战”“我的南仓承诺书”等师生互动活动。此次活动依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与教育实践,能让同学们从“学校发展”看“国家变迁”,理解“教育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明确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的联系,树立“为复兴而学”的担当。
来自天津工业职业学院的田艳宁、于月、穆银虎、何树老师带领学生前往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育人活动,师生们深入企业文化展示馆、互联网运行中心、艺术雕塑园、轧钢生产车间等,体验钢铁文化,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田艳宁、于月老师开展了现场教学,从中国钢铁发展史到“手撕钢”等高性能特殊钢种样品的研发,再到见证钢坯在智能设备下“蜕变”,带领大学生深入工业一线,将专业知识与产业实际相结合,感知“制造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柱”,树立“产业报国”的职业理想,坚定民族复兴信心。
本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活动是“2025年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项目”的重要成果,旨在通过不同学段思政课的有机衔接与协同推进,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经验,构建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育人链条,有效打破了学段壁垒,实现了思政教育的连续性与系统性,切实提升了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育人实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