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月18日消息(记者褚夫晴 苏平)一辆汽车,拥有上万个零部件,“轮胎”就是汽车的“腿”,汽车之所以能够行驶,靠的就是四个轮子的支持。作为汽车生产的上游环节,轮胎组装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天津戴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简称“天津戴卡”),探秘平均56秒一台车的轮胎组装生产线如何运转。

  工人正在进行轮胎总平衡修正工作(央广网记者 褚夫晴 摄)

  上新八年 智能化生产线“订单式”生产

  传送带“马不停蹄”,机械臂“上下飞舞”,大小不一的轮胎与轮毂经过有序组装,一摞摞的排列着,像整齐的“黑色骑士”,等待着向下一站进发。1月13日,在天津戴卡生产车间,记者见识到这条已上新八年的智能化轮胎组装生产线正流畅运转。

  “这条线是与一汽丰田CCR系统连接,订单实时展开的智能系统控制下的组胎专用线,全线采用‘零库存’的理念,准时化的生产、排序模式运行,运行成本和效率在国内来说还是绝对领先的”。天津戴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海光介绍说,天津戴卡主要是组装轮胎总的服务型企业,立于2004年,此工厂是2013年开始为天津一汽丰田第三工厂做配套服务的,年配套轮胎总成可达30万台,主要配套车型为卡罗拉系列和威驰系列。

  当实时订单专递过来,这条生产线能够自动接收、自动识别、自动拆分、自动完序列组装,用李海光的一句话总结是“生产节拍达到国内最佳状态”。“我们的生产线主要是通过系统连接,实现了像工业4.0一样的订单系统,实行少人化、专线化组装模式。我们有上线系统、TPMS安装工位、装胎工位、匹配工位、自动充气工位、优化工位、RFV检测工位、动平衡工位、补充工位、贴膜工位、TPMS激活工位、自动平台出货系统等,这样一个多岗位组的专用生产线”。

  有了智能制造技术的加持,这个本不大的生产车间略显空旷。李海光说,公司的线上工人有6-7人,线下辅助工人5-6人,“没有这样的智能化,我们的生产线至少在40-50人之间,相当于节约了百分之七十的人力,效率大大提升,成本也得到优化,目前整体竞争力还是比较明显的。”

  工人正在按序排列轮毂(央广网记者 褚夫晴 摄)

  有序运行 研发“补充”系统确保生产节拍

  沿着这条生产线走下去,两条分叉的传送带引起记者注意。李海光介绍说,这是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一套补充系统,在检测出现不良产品时,补充工位能够自动补充一个对应型号的轮胎总,不良产品则通过另一条传送带导出。

  “在这条组装线筹备时,包括补充系统在内的许多工艺设置,在国内其它组胎线上都是没有的,我们从零开始,自己研发探索,实现了这样一套补充系统。经过这几年验证,效果还是十分理想的,保障生产节拍正常运行,保证产品序列准确无误。”李海光说。

  由于天津一汽丰田第三工厂的生产节拍是56秒一台车,这条组胎线必须满足56秒的生产节拍。李海光表示:“实际上,我们的生产节拍比它还要快,才能满足56秒。”就是这样一条生产线,每天实现着1200台车峰值的轮胎总对应,服务着广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面对新时期的发展愿景,李海光向记者展望着:“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完善这条生产线,包括工艺、技术的更新,这是市场需求,也是客户期望。不断的改善、持续创新也是我们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内心所具有的特质。智能生产线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少人化、无人化是发展的必然,未来我们投入的下一代生产线或许也就三个人或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