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智库说】秦朔:“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风险如何应对?

2017-04-25 11:1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2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去年,“一带一路”的项目进入加速落地期。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260.3亿美元,同比增长36%,而上一年仅7.4%。“一带一路”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5个国家,人口合计是中国人口的两倍,合计GDP是中国的1.8倍,企业参与的机会广阔。但是,走出去后,市场很诱人,却并非处处是“天堂”。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迅速提高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控和应对风险。

  财经专栏作家秦朔曾经到中东、非洲等地游历考察,发现了企业走出可能遇到的风险,并提出应对之道。秦朔做客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特别节目《“一带一路”智库说》,重点阐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风险如何应对?

  秦朔说,“一带一路”现在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强烈的反响和认同。而且它对于中国“十三五”乃至中长期的发展来讲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中国接下来可能几十年的时间里面,如何能够通过“一带一路”来为全球新的秩序提供公共产品,这是问题的要害。和中国的历史发展比较相关联的一些区域,对于我们的发展阶段来说,我们有更多的输出能力。对于一些后发的经济体,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工业园区,中国在方方面面可以真正帮到他们。站在大量后发经济体的立场,或者说对于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有互补性的国家和地区来说,中国是能够给他们带来来自中国的红利的。

  秦朔表示,来自中国的红利,不仅包括很多产能特别是互联互通方面形成协同效应,还包括中国的资本。中国现在总体上来讲储蓄率高、投资率高,所以“走出去”资本能力比较强,而且中国不会把自己的模式强加给对方,更多是注重中庸、协调、互动,因此中国有可能输出一种比较有弹性的经济成果的外溢,站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角度,这些因素能够帮他们吸取和借鉴中国的经验,发展得更好。他们发展得更好,对中国也是有非常大帮助的,因为全球市场现在面临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金融危机以后,整个增长动能不足,特别是国际贸易对全球增长的拉动是在下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拉动更多国际贸易,才能把全球经济真正拉到新的比较强劲增长的阶段。

  秦朔特别提到,“一带一路”,企业走出去,遇到风险、荆棘也是难免的。从他自己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一些地方考察的经验,感觉到人口红利、互联网的进入,以及他们和中国之间的落差,他们很需要中国的东西,这些都是积极的因素。但是不利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也是比较突出的:

  第一,强有力的稳定的社会治理结构,在很多地方仍然是欠缺的,种族的、民族的,区域政治等各种各样的政治风险还是比较多的。

  第二,从法律完善程度、法制化的程度来说,也有比较多的问题。

  第三,很多东西和我们的预想的相比也有差异。秦朔提到他在中东的阿布扎比看到一个机场,钢结构大厅是中国中建总公司下面的钢结构公司和中东公司一起拿下来的,当时认为是一个很好的项目,既帮助了当地,同时又是我们的制造和建筑总承包优势的输出,但是还是发现一些很现实的问题,比如说当地用的标准是英国的标准、欧洲的标准,和中国整个监理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要适应标准的问题。

  又比如说中国原来是想把钢结构框架在中国本地制造好,然后通过海运运达,这样发挥我们的成本优势,但客观的问题是工程委托方机场经常会有很多微调,比如设计方面的调整,调整就要重新定做,从中国运到那里海运的时间要45天,时间上就有可能有问题。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这也说明,当地总是希望把产能和促进本地的就业、在本地纳税结合在一起,并不希望总是从中国进口一种产品。所以很多东西,注定还是要交一些学费的。

  秦朔还看到了我们最擅长的工程总承包遇到的另一些困难。比如,“一带一路”所在很多地方本身工业基础及人力资本的质量以及受教育程度、熟练工人的数量等等,其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说在阿布扎比机场,他就看到,现在还要从中国输出一批熟练工人。

  因此,秦朔表示,对于客观上实际遇到的困难,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既看到前途光明,同时必须注意到,从政府包括政府驻各地大使馆,特别是商务方面很多机构,还有金融部门等要形成合力,另外要注意研究当地的法律、文化等等。

  因此我们的“走出去”可能需要政府、社会、企业方方面面建立一个沟通、畅通的机制。秦朔又举了他在印度时听到的例子,他听说在新德里的一些中国企业,不仅协同机制建立不起来,甚至一些企业相互之间还打价格战,相互之间不团结。他说,如果“走出去”还是一盘散沙,就非常麻烦。“走出去”的时候要尽可能形成合力,形成协调合作的机制,这样才能够既抓住机遇,同时又回避各种各样潜在的风险、潜在的陷阱。

编辑: 褚夫晴
关键词: 秦朔,人口红利,一带一路,智库,走出去,天堂,十三五,央广财经评论,区域政治,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