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9月25日消息(记者 梁爽) 9月25日,外滩大会上传来一个好消息,卫星遥感技术将正式全面在农村金融领域商用,帮助农户解决贷款难问题。中国也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将卫星遥感技术运用于数字贷款领域的国家。

  该技术的运用者网商银行表示,全面商用的第一步,是在全国690余个涉农县区率先推广该技术,覆盖全国1/3的涉农县区,在试用期,已经有超过5万农户使用和受益。

  新农村风控技术:卫星遥感评估农作物面积、类别等

  “如果有人问,数字信贷领域,什么最难?”在9月25日外滩大会分论坛上,网商银行农村金融首席算法专家王剑首先抛出这个问题,他认为是农村金融。

  王剑谈到,缺乏信用信息和有效抵押物,加之运营成本和覆盖程度高,农村金融一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归根结底就是风控难,难在不知道农户手里有多少资产。”

  银行很难知道农户的耕地到底产量多少、价值多少,这样就难以提供贷款。“通过人工勘查肯定不现实,农村地广人稀,人力成本巨大,平均一笔贷款仅人力勘查成本就达到几百上千元。”网商银行农村金融风险总监顾欣欣介绍说。

  既然靠人看不行,那靠谁看?风控人员想到一个办法:靠卫星看。

  

9月25日,在外滩大会分论坛上网商银行农村金融首席算法专家王剑做现场讲解。(央广网记者梁爽 摄)

  “农户可以拿着手机,绕地走一圈,或是在支付宝上把自己的地在地图上圈出来,卫星就可以去识别这块地的农作物面积、作物类型,分辨出水稻、玉米、小麦、花生、烟草等多种作物的区别,目前准确率已达到93%以上。农户圈出的地块是否准确,也可以和农户在政府机构登记的土地流转、农业保险等数据进行交叉验证。”王剑解释道。

  换言之,“天”和“地”的信息一握手,农户最值钱的资产——“农作物”的信息就出来了。

  “有了这个关键信息,再结合气候、行业景气度等情况,通过几十个风控模型,就可以预估产量和价值,从而向农户提供额度与合理的还款周期。”顾欣欣介绍说。

  全国1/3涉农县区首批试用

  在此前试用期期间,已经有农户成为了这项新技术的受益者。来自江西宜春市的种粮大户刘迎锋就是其中一位。

9月25日,在外滩大会分论坛上江西宜春市的种粮大户刘迎锋现场分享使用卫星遥感贷款的经历。(央广网记者梁爽 摄)

  发布会上,刘迎锋也分享了她家使用卫星遥感贷款的经历。家里种植了2000亩水稻的中粮大户刘迎峰,每年插秧、追肥期和收割期,都需要大笔的资金。

  “春耕的时候要把资金全部都投进去,秋收的时候才有回报,缺乏流动资金是一个问题。因为没有抵押物,以前银行不敢相信我,但没想到,如今靠天上的卫星,只是在手机上圈了下我的地,银行马上相信了我。”刘迎锋说,今年9月,她在手机上标注了自己的地块,几分钟后,35万元贷款就到账了。利用网商银行的贷款,刘迎锋迅速解决了种子化肥的采购和雇佣工人的劳务费问题。

  这一新方式,也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传统信贷,一套手续下来,黄花菜都凉了,农作物不等你时间。卫星遥感技术真正做到了跟国民政策相符合,能快速把资金送达农户,我们希望卫星遥感技术在全市落地推广,让所有农户没有后顾之忧。”宜春市金融办副主任易宜斌表示。

  据了解,包括宜春的涉农县区在内,全国约1/3县域(690余个涉农县区)将从9月开始,率先推广使用这一技术,这些涉农县此前也都与网商银行就农村金融达成过战略合作。

  云计算助力卫星遥感首次用于信贷领域

  卫星具有低成本、广覆盖等优势,所以这一技术在导航、保险理赔等领域都有着广泛运用,但是,在信贷领域,全球范围却从未有过运用,原因是计算量太巨大了。

  要对信贷风控有帮助,卫星看一次可不够,必须经常观察作物的长势,目前,以五天为周期,网商银行需要实时更新卫星影像和识别结果,监测农作物的长势,判断作物所处的育苗期、拔节期或收割期等阶段,进而分析农户插秧、打药、追肥以及收割时期的不同资金需求。

  这意味着海量的计算量。随着技术的突破,海量算力的问题通过云计算得以解决,而中国的算法能力在全球范围颇具优势。在国际语义分割cityscapes榜单上,网商银行应用的语义分割技术获得第一,而这种算法能力使得中国在全球得以率先将卫星遥感应用于农村金融之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卫星遥感的技术突破,将打开农村信贷的新空间。不仅卫星遥感,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我们相信,技术之美不在于高深,而在于温暖,我们将致力于让更多技术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去解决社会痛点。”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表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