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积分”作为动力,学生们跑操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
央广网阳泉5月30日消息 5月30日一早,在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北峪口中心小学,二年级小学生梁晓钰吃过早饭,认真地把饭桌上的鸡蛋皮等垃圾收拾进垃圾桶,梁晓钰的老师针对其表现给予了相应的分数。
北峪口中心小学位于太行山脚下,从今年开始,这里多了一项制度——“打分制”。即,学校将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的每一项任务都设定标的(分值),学生根据完成情况获得报酬(即积分),然后拿积分换各种喜欢的奖品、文具等。
北峪口中心小学的学生都来自周边农村,因为家长溺爱,不少孩子生在农村却没有干过农活,因为不喜欢吃,丢弃蔬菜、肉片而造成浪费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目的就是督促孩子学会珍惜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该校校长路宇英告诉记者,学校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所在成员可批评、指出其他同学“不合规”行为,浪费粮食、不能完成跑操,被列为扣分项,学校还不定期举办拍卖活动,学生可用积分换取心仪礼品。
有了“积分制”,学校食堂浪费现象减少了,学生跑操也更主动了。学校抓住时机,组织学生加工盂县特色月饼,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组织学生种小麦、种菠菜、种小葱,体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升素质教育水平。
编辑:宗韶峰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