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地经济”规模再创新高,“太原15分钟通勤圈、半小时经济圈”加速成形,经开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4%,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示范区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立项名单,“双千万”吨级煤矸石高值化利用绿色循环百亿产业园启动建设……这些,是山西晋中寿阳转型发展的生动缩影。
面对资源型地区转型的时代大考,寿阳县以国省战略为“纲”、县域特色为“目”,积极寻求国省战略和县域转型发展的结合点,主动破除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开辟出一条以“三区一基地”、三大百亿园区建设为主攻阵地的转型新路。
战略“深融” 在国省布局中锚定寿阳坐标
“要抓好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和适度多元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步伐”,这些话都为寿阳明确发展方位提供了根本指引,也更加坚定了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寿阳跳出县域谋全局,主动将转型发展嵌入国省战略拼图。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等战略机遇,坚定不移推动“三区一基地”、三大百亿园区建设转型路径,全力以赴在转型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平头融合区努力建成集飞地经济、现代物流、康旅融合为一体的示范区(寿阳融媒供图)
向西融圈。立足太晋一体化“桥头堡”,平头融合区努力建成集飞地经济、现代物流、康旅融合为一体的示范区,争取年内综合营收突破100亿元。
卷纸生产区(寿阳融媒供图)
向绿转身。经开区锚定“两园双链”,环保造纸与煤炭绿色循环双轮驱动、煤机制造与精细化工双链推进,力争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
段王矿智能化中心(寿阳融媒供图)
向链聚力。推进煤矿建设、煤机制造、煤炭物流、场景应用全链条数字化改造,打造200亿元产业集群。瞄准“华北有机旱作农业之芯”,高标准完成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一产增加值五年内实现翻番。
产业“裂变” 在动能转换中锻造硬核实力
找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薄弱环节,就要在煤与非煤的“平衡”、粮与非粮的“转换”上下苦功、出实招。让传统产业“有中生新”稳住经济“压舱石”,让新兴产业“无中生有”抢占新赛道,才能全面增强城市发展后劲。
山西有机旱作科技小院(寿阳融媒供图)
强伟纸业引入新型纸机,同时配备高效纸浆流送系统、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和质量控制系统,实现能耗降低、产能提升;七元煤矿、中心选煤厂500万吨/年原煤洗选建设项目全面投产;景尚乡智能水肥一体化园区、西洛镇玉米制种基地、得天缘15万头生猪育肥场等项目为打造首条玉米全产业链助力赋能;前瞻布局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推动龙栖通航园建设和北直航空项目搬迁;构建“绿电交易+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直连”能源体系;依托寿阳煤矸石高值化利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等平台,推动煤矸石向“全产业链利用”转型;把握银发经济发展先机,打造长寿康养基地……创新的活力、转型的新风让寿川大地涌现出源源不断的生产力。
机制“破壁” 在改革攻坚中释放乘数效应
转型之要,贵在路径精准、久久为功。要以“破茧”的勇气开辟新赛道,也要以“深耕”之志扛起时代使命。
刀刃向内打通“无形之山”。近年来,寿阳多次举办工作交流活动,以“赛场选马”破除“躺平”“蛮干”心态,让“实干争先”和“凡事认真”成为党员干部的鲜明标签。
非常之力护航项目建设。寿阳积极组建重点项目工作专班,树立“要素跟着项目走”导向,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等部门联动破解土地、资金制约,456项审批事项“一站式”办理;深化“以月答卷”问题交办、集中审批服务日等工作,从“面对面”倾听意见到“手牵手”实现共赢;大力整治“两不一欠”,决心兑现承诺,量身定制“送政策上门”服务,让企业安心扎根、放心发展。
转型之路,成于谋定。今日的寿阳,正以“紧扣国省战略”的视野、“精研转型路径”的智慧、“聚力攻坚突破”的担当,将资源依赖的“旧标签”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新名片”。
展望前路,一个深度融入区域协调发展的活力寿阳,必将在山西中部城市群的版图上熠熠生辉!(来源:寿阳融媒)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