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脚下的这片三晋大地,几百万年前是什么模样?在山西芮城西侯度,考古发现了243万年前的人工打制石器。山西博物院基本陈列“晋魂”就是从这个时候讲起,原始人类在这片土地生息繁衍,足迹已遍布山西南北。

然而,当时间的指针再往前拨,亿万年前的山西又是何等模样?在人类尚未登场之前,那片更为深邃而恢弘的远古世界,曾是谁的乐园?生命如何在此繁衍与演化?不免让人对山西往昔的奥秘心生无限遐想。

9月26日,“生命驿站——榆社化石发现百年特展”将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展。这场直击源头的探索之旅即将为您揭晓答案,补全这片土地的生命记忆。展览依托山西中部榆社盆地百年来的科学发现,通过“发现·解码”“探索·见证”“保护·永恒”三大单元系统解读这座“世界古脊椎动物化石宝库”的独特价值。

9月26日,“生命驿站——榆社化石发现百年特展”将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展(山西博物院供图)

发现·解码

展览将回顾自20世纪20年代初在榆社首次发现古生物化石以来,杨钟健、德日进、邱占祥等众多中外古生物学家在榆社盆地接力探索的百年科学传奇。透过珍贵的野外照片、科考手稿与研究专著,讲述一代代学者如何从层层岩层中解码出见证气候变迁与物种兴替的地球档案,奠定榆社在国际晚新生代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周明镇(左)、杨钟健(右)(山西博物院供图)

邱占祥(左)和戴福德(右)在榆社县化石博物馆观察剑齿象化石(山西博物院供图)

探索·见证

走进这一单元,观众将直面生命的奇迹。从称霸陆地的中国肯氏兽,到体型巨硕的桑氏剑齿象、师氏剑齿象;从凶猛的剑齿虎、鬣狗,到成群的三趾马、大唇犀、各类羚羊……110余件珍贵化石,将晚中新世至更新世时期榆社盆地水草丰美、百兽驰骋的壮丽生态图景栩栩如生地复原在观众眼前,完整呈现了从爬行动物时代到哺乳动物繁盛的关键演化链条。

山西兽头骨(山西博物院供图)

肯氏兽头骨(山西博物院供图)

副肯氏兽头骨(山西博物院供图)

桑氏剑齿象下颌骨 (山西博物院供图)

剑齿象头骨(山西博物院供图)

保护·永恒

在这一单元,展览将揭开化石从发掘、修复到装架展陈的神秘面纱。通过展示化石发掘工具、修复工艺以及骨架装架的过程,展现文博工作者如何运用科技与匠心,让沉睡于地下的骨骼碎片重焕生机,成为讲述地球故事的永恒印记。

化石修复(山西博物院供图)

“生命驿站——榆社化石发现百年特展”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展出,将与主馆晋魂陈列“文明摇篮”专题展览形成有机串联。观众可先后参观两馆,在一场跨越亿年的时空对话中,完整领略从生命演化到人类文明的壮阔征程。(来源:山西博物院)

编辑:温雅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