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样的光芒——残障儿童作品展”在山西青铜博物馆一层临展厅持续展出。这场充满人文关怀的展览,以“入梦”“生辉”“希望”“未来”四大主题单元,集中呈现100余件残障儿童创作的艺术作品,讲述特殊儿童的艺术成长故事。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7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活动现场,一名视障儿童与视力正常的儿童一起携手演唱《最好的未来》,纯净童声传递出跨越障碍的温暖力量。互动环节中,“作品背后的故事”分享会、许愿树手印墙、蒙眼串珠体验等活动引发观众热情参与,更有专属印章收集、纸飞机寄语等创意设计,让每位到场者成为展览的“共创者”。

通过创作主题墙绘与艺术装置,展厅被装点成充满生命力的温暖空间(央广网发 山西博物院供图)

100余件艺术作品以多元形式展现出残障儿童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和创作天赋。听障儿童以灵动画笔勾勒情感,视障儿童凭敏锐触感描绘色彩,心智障碍儿童用独特笔触传递希望——每一件作品或许技法稚嫩,却因真诚而熠熠生辉。为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特别创作主题墙绘与艺术装置,将展厅装点成充满生命力的温暖空间。

作为山西青铜博物馆2025年度特色教育项目,“同样的光芒”自4月启动以来,已走进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太原市盲童学校等6所机构,开展定制化知识课堂、青铜器触摸体验、艺术工坊等十余场活动,惠及上千名残障儿童,助力他们在博物馆大殿堂,感知传统文化、表达内心世界。

“我们希望打破偏见,让特殊儿童的艺术潜能被看见。”山西青铜博物馆馆长张靖表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光源,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诠释‘同样的光芒’,这种生命和艺术的多样性值得全社会尊重与守护。”(来源:山西博物院)

编辑:张晋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