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小传

  周向红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MPA中心主任、智慧城市与电子治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公共管理事务研究会副会长。

  数字技术推动了万物的互联互通,手机点餐、滴滴打车、扫码支付、网上挂号……无处不在的便利,让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无码不欢”的时代。疫情期间,移动端的各种健康码更是随时可见、随处可用。

  然而,在多数人享受数字技术红利的同时,老年人在数字鸿沟面前的处境却日益困窘:有的人因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而遭到拒载;有高龄老人为激活社保卡,被子女抬到银行柜台前进行人脸识别……在很多地方,数字化“局外人”现象令人颇为感慨。

  伴随数字化浪潮兴起的,还有一场老龄化浪潮。截至2019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为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有1.76亿,占总人口的12.6%。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网络经验,越来越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

  这一方案具体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几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要求,要求日常生活场景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以及扩大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供给、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电信服务、加强应用培训和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等。

  文件一经发布,即获得无数人点赞,并引发了全社会更多的思考:智能时代,如何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搞不懂”“吃不透”现象,进一步强化老年人的畏难心理

  数字鸿沟特指在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过程中,不同基础条件的信息主体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存在的差距。

  通常情况下,青壮年对新鲜事物充满求知欲且精力充沛,对新事物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较高的接受效率。相比之下,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较低。进一步探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面对新事物,老年人心理上或多或少会存在畏难心理。

  这种畏难情绪不只是老年人有,一般人平时都会有。拿我自己举例,我从小体育就不好,如果要我长跑,可能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紧张情绪,甚至会想出一大堆拒绝的理由。面对数字技术,这种畏难心理在老年人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路径依赖”。

  二是现有的信息通信技术客观上并未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特征。

  尽管现代科技造就了便捷的生活方式,但老年人普遍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感到有障碍。特别是,在功能操作、手机系统设置和维护以及App下载等方面,老年人通常会遇到不少问题。这进一步导致老年人的移动生活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三是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如眼睛老花、听力下降以及手指灵活性降低等。

  就像我们小时候很难理解爷爷奶奶为什么走路这么慢、说话为什么这么大声那样,相关设计师一开始就缺乏对情景的包容性设计。

  此外,老年人的理解力、记忆力衰退,在智能手机、互联网的使用上存在“搞不懂”“吃不透”的现象,进一步强化了畏难心理,导致他们不愿触网、不敢触网。

  不仅影响生存状况,还会限制群体能力提升与福利分享

  有件事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一个名叫“老苏8811”的网民上了热搜。当时,这位77岁的刘大爷面临艰难的处境:女儿因为新冠肺炎刚刚去世,自己、妻子以及13岁的小外孙女均已感染,儿子则奋战在武汉一线。

  为了救治小外孙女,老人在凌晨时分发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条微博:你好。简单的两个字背后,是一位老人试图向外求助的心声。这件事从一个侧面表明,老年人对网络应用的需求同样紧迫、同样重要。

  客观来说,社会群体进入数字化时代的状态并不一致。有的人是主动跨入,也有一些人是被裹挟后进入。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快节奏,慢节奏的老年人似乎天生就有些跟不上。

  网上消费支付受阻、无健康码出行不便、网上就医不会挂号……一系列场景表明,我们这个社会必须正视“老”难跨越的数字鸿沟问题。

  事实上,数字鸿沟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引发数字贫困。当某个空间或人群在数字信息供给能力、数字信息获取能力、数字信息应用能力上分别或均处于缺乏的状态,即可认为处于数字贫困状态。

  数字贫困是知识贫困或信息贫困的重要分支。数字鸿沟造成部分人群处于弱势地位,马太效应则使数字贫困群体进一步出现贫富分化加剧等现象。往大的方面说,数字鸿沟、数字贫困不仅影响信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还会加剧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贫富差距。

  此外,数字鸿沟会限制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特别是,信息弱势群体难以获取和使用数字信息服务,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教育等,从而丧失了为自己争取权利、谋取利益的机会,最终会限制群体能力提升与社会福利分享。

  坚持“兜住底,能兼容”,让技术更有温度、服务更人性化

  在数字产品迅速迭代的情形下,全社会需要关注陷在“数字围城”中的特殊群体,坚持“兜住底,能兼容”总体思路,用更有温度的技术、更人性化的服务来缓解老年人的窘迫和不安。

  “兜住底”即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对特定地区和人群进行政策倾斜,督促运营商提供更具包容性的套餐等。可结合智慧社区建设等,开设“电脑服务亭”“微家园”等,为老年人构建线下梯度对接平台。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加强战略引导,推动贫困地区的宽带基础设施建设。

  “能兼容”即注重软硬件结合,实现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一方面,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发展方向,要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性,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等。

  日前,上海博物馆针对“忘了预约参观”“出门忘带身份证”“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不会申请随申码”等一系列问题,在博物馆旁边设立现场预约服务点,提供了更周到、更精细化的服务。

  在江苏无锡,当地火车站因专门开设为老年人等群体服务的无健康码通道,获得全国网友点赞。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旅客,火车站方面会开具相关证明准予其出站;对于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旅客,还会进行操作教学或代为操作,有效提供了健康码的解决方案。

  这些积极探索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也体现了社会的温情。归根结底,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使智能化管理适应老年人,并不断改进传统服务方式,从而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便利化服务。

  打造健康的商业生态与造血机制,让“银发经济”更朝阳

  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还应有产业协同,形成一个健康的商业生态与造血机制,从而以良性的经济循环来反哺社会。

  人们形象地将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经济形态称为“银发经济”。“银发经济”看上去是夕阳产业,但其实是朝阳事业。具体来看,可在几个领域展开积极探索:

  第一,老年金融业。

  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获取、使用不仅需要一定技能,还往往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特别是,网上支付、网络理财等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而老年人对信息诈骗的辨识度相对较弱。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老年人金融知识和风险的教育,推动网络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老年用品业。

  有报告显示,近年来,老年适用商品数量以年均39%的速度在增长。其中,2019年的老年适用品数量比2017年增长78%。下一步,可加快放大镜、助听器等老年用品的升级,优化老年人使用信息通信产品和服务的体验。

  第三,老年服务业。

  除了家政养老服务,还想重点说一下老年培训产业。老年培训作为新的培训产业,伴随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而逐渐兴起。老年培训是打通数字鸿沟“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手段,应聘请专业且有耐心的工作人员,选择通俗易懂的教材,开展科技“扫盲”工作。

  目前,申城一些平台和企业陆续推出适老性产品。比如,上海市出租车平台的“一键叫车”功能,专门附加了“大字模式”,让视力不太方便的老年人一按键就可实现定位。

  在数字化时代,发展“银发经济”、关注老年群体的特殊性,不仅有社会效益,也会有经济效益。平台和企业在进行产品性能优化以便利老年人使用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担当。

  不仅要政府、企业、社会发力,还需数字反哺与自助互助

  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发力,家庭的作用亦不可忽视。

  统计显示,92%的老年人在遇到手机使用障碍时,首选向子女求助。子女不仅应协助他们学习技能,还应帮助他们提高信息素养,提高识别网络虚假信息、应对诈骗的能力。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没有足够时间来教父母学用相关数字设备。而且,由于一些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存在屡教屡忘的问题,一些子女很难保持足够的耐心。但不管怎样,数字反哺是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必不可少的环节。

  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有企业推出“长辈关怀”功能,让在异地的子女通过远程协助方式帮助父母解决手机使用问题。该功能实现了子女与父母手机界面的实时共享,并能用语音和图标圈注的方式“手把手”进行指引。此外,子女可以将自己手机内的App生成链接推荐给父母,父母点开后就可进行“绿色安装”。

  还想说一点,跨越数字鸿沟,老年人并非处于被动受助状态。老年人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是一起跨越数字鸿沟的重要途径。大家要一起行动起来,破除心理障碍和科技恐惧,主动融入智能社会,正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总之,家家有老人,人人会变老。帮助老年人拥抱科技,也是帮助未来的我们跨越未知的鸿沟。只有科技成果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老年人才能在数字化时代收获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