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年前综合征” 并非不治之症

2018-02-05 20:58:00来源:燕赵都市报
  春节,是国人一年中最期待的隆重节日,它也给了人们放松身心的良机。在一些政府部门、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看来,春节长假的“休闲效应”,似乎有着向节前、节后两头延伸的趋势。
  文|王玲
  临近年关,部分工作人员的“年前综合征”开始“发作”:还没到假期,状态却已“放假”,经常把“过了年再说”挂嘴上,让办事群众心里添堵。“签个到,点个卯,年前上班走一走瞧一瞧。”——这种现象似乎被部分工作人员默认为“惯例”。“每年一到这个时候,部分窗口工作人员就出现工作不在状态的情况,影响很不好。”西南某市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李某坦言。(2月4日《人民日报》)
  春节,是国人一年中最期待的隆重节日,它也给了人们放松身心的良机。在一些政府部门、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看来,春节长假的“休闲效应”,似乎有着向节前、节后两头延伸的趋势。无论是“年前综合征”还是“年后综合征”,虽然有着节前、节后之别,但在办事民众眼中,其本质都是一样的:一些工作人员在正常工作日理应秉持的严谨、踏实之风,已经荡然无存。这种懈怠、懒散之风,既是对办事民众的极不尊重,更极大降低了行政效能。
  明明年前能办的事,偏要推到年后办;本该坚守的岗位,如今空空如也……即便人在岗位,对民众诉求也是敷衍塞责,凡此种种“年前综合征”乱象,当事人无一例外都拿“过年”说事,并以之作为推脱职责、应付民众的挡箭牌。似乎只因为要过年,诸多“不在状态”的作风松弛现象,都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无论是从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定职责而言,还是按照有关年节放假的规定来看,可有哪一条明确,年前、年后的正常工作日时段,可由工作人员“随机、自由”支配,甚而将办事民众拒之门外?
  平心而论,近年来机关作风建设有着实质性的改观,这些长足的进步,广大民众都有着切身的感受。很多公共服务机构,特别是窗口单位工作作风的转变,种种亲民、便民、利民之举,都令民众如沐春风。但同样需正视的是,解决作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一些部门长期以来养成的机关病、衙门风的惯性使然,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如果工作人员思想意识方面出了问题,就会引发庸散、懈怠之风故态复萌。
  有鉴于此,有关部门有必要掀起一场针对年前、年后作风弊端的整治风暴,以荡涤这股不正之风。关键是,推进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对违规违纪者严厉问责,以增强工作人员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进而促使广大工作人员严于律己,做到年前站好最后一班岗,年后精神抖擞正点到岗。
编辑: 林馥榆

“年前综合征” 并非不治之症

一些工作人员在正常工作日理应秉持的严谨、踏实之风,已经荡然无存。这种懈怠、懒散之风,既是对办事民众的极不尊重,更极大降低了行政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