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0月22日消息(记者林馥榆)今年9月,上海市住建委(市精细化办)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本市住宅小区“群租”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自9月至11月在上海全市开展为期三个月“群租”治理专项行动。记者走访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华泾镇,实地了解“群租”治理成效。

盛华景苑“群租房”整治前(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华泾镇地处上海徐汇区最南端,与闵行区交界,属于典型的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导入区,“七人普”实有人口7.4万,外来人口2.6万占比35%左右,主要从事快递、外卖、滴滴等服务型行业。

其中,盛华景苑小区坐落于华泾镇最南端。由于独特的区域位置和居民特点,盛华景苑一直以来是华泾镇群租整治难度最大、“12345”投诉最多的“老大难”社区。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小区实有人口6141人,外来人口3773人占比61%,房租自住率只有11%,“群租”现象盛行,且集中整治后往往快速返潮,由此带来的消防安全、噪音扰民、环境卫生等问题一直是小区居民投诉的热点,110报警率为周边小区的2-4倍。

为彻底根除群租乱象,华泾镇通过广泛听取社区内多方利益主体意见诉求,全面排摸掌握房屋和大房东、二房东、租客底数情况,实现一户一档“挂图作战”,及时梳理群租隐患清单。

此外,小区还组建盛华景苑群租整治工作临时党支部,整合镇相关部门、七所八所及社会单位资源力量,“破壁垒、跨条线”组建联合工作小组进驻小区,打好“组合拳”,切实发挥居委、物业及居民志愿者作用,变革以往单一化、运动式整治模式,探索实施全周期闭环治理新模式。2020年,盛华景苑小区共巡查房屋1090套,整治群租房538套,罚款7.5万元,先后有40名“二房东”离场退出,840余名原群租房客搬离。

为既满足业主出租房屋的刚性需求,又实现出租房的规范管理,华泾镇引入规模化正规代理经租机构憓家公司,对整治后和存在隐患的房源进行收储,与业主签订五年以上租房合同,作为储备公租房进行市场化规范运营。对租约尚未到期的二房东,开展约谈教育,延续其依法签订的租赁合同,同时将手中的房源委托憓家公司代为管理,在保障其合法利益的同时又能做到规范管理、有序发展,憓家公司共托管二房东房屋152套,群租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此外,小区还设立综合警务中心,发挥警务管理前移支点作用,确保警民对接“24小时不打烊”。通过引入人脸、指纹识别等AI技术,改造小区道闸、防盗门,在小区、楼道出入口增配技防设备,实现立体化智能化防范;盛华景苑小区率先纳入镇“一网统管”平台,通过“动态+静态”大数据分析,实时掌握小区人员变动、异常报警、黑灰产业等情况,建立大型居住小区智慧治理的长效机制,切实巩固群租治理成效。目前,小区群租现象已基本清零,“12345”相关投诉和110警情总量分别下降九成和五成,获得了居民们的热诚点赞。

据上海市住建委介绍,此次专项行动在结合近年来市民投诉,全面排摸“群租”问题点位基础上,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由街镇牵头,开展联合整治,加大现场处置力度,有望11月底实现全市已发现“群租”问题点位的清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