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0月21日消息(记者韩晓余 实习记者郭振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今天(21 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华源介绍了示范区成立两年以来建设发展总体情况。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实习记者郭振丹摄)

华源表示,聚焦一体化重点领域,示范区又推出了41项新的制度创新成果,不断推进第一年32项制度成果深化落地,第一批制度成果加快向全国复制推广。其中,在公共服务领域,聚焦服务资源跨域共享,形成5项新成果。比如,针对三地服务事项和标准各异等问题,推出第二批13项标准统一和互通共享的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涵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政务服务等六大领域,提高群众获得感。

此外,示范区坚持“制度创新+项目建设”双轮驱动,全力推进65个重大项目,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其中,聚焦提高群众获得感、满意度,重点推进了26个民生服务项目。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机制已覆盖283万居民,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上海优质公共资源正加快辐射示范区全域,上海世外教育在吴江设立附属实验小学已开始招生;上海国际妇幼保健院托管嘉善妇幼保健院,合作加快推进医联体项目。

华源表示,示范区持续完善“机构法定、业界共治、市场运作”的新型跨域治理模式,凝聚了一大批优秀市场主体和优质要素资源参与示范区建设。开发者联盟作为参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市场力量,今年又吸纳16家新成员,一共达到41家单位。这些联盟成员深度参与了一批重点项目开发建设,为示范区建设注入了强大的要素资源和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