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6月5日消息(记者杨静)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共一大纪念馆前天(3日)开馆。新馆从馆藏12万件文物中精心挑选了各类展品展品1168件,其中实物展品612余件,一级文物32件。新馆综合采用文物实物、图片图表、动态视频、油画雕塑、实景还原、多媒体声像等多种展示手段,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和早期在上海的革命实践活动。
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的正厅,映入眼帘的是巨幅瓷板画《日出东方,从石库门到天安门》,这副版画里有一大会址,南湖红船、瑞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以及天安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全面胜利的历史征程。
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的策展,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以及为什么当时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能够创立。新馆设有“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览,包括序厅、“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等7个板块。整个展览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贯穿了中国共产党创立100周年的整个历史。新馆展陈面积比老馆扩大了三倍多,达到3700多平方米。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周峥向记者介绍,新馆有充分的空间去展现整个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过程。
周峥:我们在策展的过程中,总共从12万件的馆藏文物里挑选了600多件文物,3000多个展项。其中一级文物30多件,等于我们馆藏的一级革命文物拿出了十分之一。这次的文物展,很多实物是第一次和观众见面。可以说我们馆的历史上来说是第一次这么多、这么集中地向公众展示建党时期的革命文物。
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的 612件珍贵文物和展品为大家生动讲述了上海在100年前共产党诞生的故事。说到馆藏一级文物,不得不提的是中共一大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共产党宣言》,新馆把馆藏的72本《共产党宣言》全部展示出来。
中共一大纪念馆研究馆员张玉菡:在反复的思考,在斟酌的过程中,最后,我们决定把我们馆藏的72本《共产党宣言》全部展示出来,同时在后面用三个故事详细地讲述这本《共产党宣言》翻译的故事,在上海又新印刷所编辑、出版的故事,然后共产党员张人亚守护这本《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新馆还高仿真还原了一大会址的所有场景,裸眼3D加全息投影,完全真实还原了一大召开的整个过程。
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周峥:我们不仅用了大量的图片,同时我们制作了20多段多媒体,包括“开天辟地”大视频,包括各位在屏幕上看到的这些。(这些多媒体)当中又采用了老影片、旧视频、新摄制的视频,还有连环画的制作,还有那个多媒体展项,就是光之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以后,(以及)中共中央在上海活动的12年中,很多的旧址都在这个城市的沙盘上进行呈现,从声、光、电等方面对整个展陈进行了提升,观众能够身临其境用多种方式体验。
此外,在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不少近年从俄罗斯、英国等国发现和征集的档案史料也被公开。例如从俄罗斯找到的《俄文上海生活报》、从英国找到的关于维经斯基的档案等。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周峥表示,中共一大纪念馆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多方位、海内外挖掘文物。
周峥:(这次)“伟大开端”基本陈列,(我们)进行了多方位挖掘,包括去俄罗斯、荷兰搜集的一大批史料。这些文物主要是从共产国际的俄文档案里(发掘),还有很多海外所藏的外文档案,包括俄文、日文、英文档案。在这次(展览里)都有展出,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和建党最早期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