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331日消息(记者唐奇云)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贸、经济社会活动乃至市民出行行为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海交通需求和运行特征出现波动,但上海交通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韧性。今天(31日)上午,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上海市综合交通运行年报》(下称《年报》)显示,2020年上海交通设施体系更加健全,交通需求和运行特征呈现结构性变化。一系列国家战略牵引上海综合交通体系扩容、提质和变革,给上海交通发展带来新气象。

  疫情对客货运输产生波动影响,交通运行韧性复苏

  据《年报》统计,202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4350万TEU,同比增加20万TEU,连续第11年领跑全球。内贸线成为箱量增长的新动力,全年集装箱内贸线吞吐量711.8万TEU,同比增长12.5%,刷新了历史纪录。中国制造支撑外贸箱需求强劲反弹,尤其进入三季度以后,随着海内外市场货物需求量进一步增大,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止跌回稳、增幅逐步扩大。海铁联运集装箱量快速增长,完成26.1万TEU,同比增长83.4%,拉动上海铁路货运量止跌转增。航空货邮方面,上海机场国际及港澳台航班货邮吞吐量342.1万吨,同比逆势增长2.9%,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贡献了上海力量。

  2020年春节前15天上海全市对外旅客发送量为1178万人次,同比增长4.2%,受疫情爆发影响,节后25天旅客到达量为347万人次,同比减少75.8%。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国内旅行需求逐步恢复,10月铁路日均对外旅客到发量61.3万人次,达到同期的84%;国内航班日均客流24.4万人次,同比增长8.4%;公路自驾出行客流增多,省界道口流量4月已经超过同期的4.1%,增幅逐渐扩大。国际及港澳台航班的旅客年吞吐量520万人次,同比大幅下降87.6%,至今尚未恢复。

  道路交通需求于2020年上半年基本恢复4月快速路工作日拥堵指数超过同期水平,同比增长4%。6月市域公路网恢复到常态水平,下半年路网日均流量136.6万辆次,同比增长11.5%。公共交通和城市客运于下半年逐渐复苏,轨道全网(含磁浮)9月日均客运量987万乘次,恢复至同期的92%,12月工作日最高客流已接近疫情前的1200万乘次水平。公共汽(电)车9月日均客运量达到458.4万乘次,恢复至同期的81%。网约出租车客运量下半年同比增长12%,巡游出租车客运量恢复至78%。共享单车日活跃车辆数稳定在4555万辆,单车日周转率为5.0次左右。


  上海2020年第四季度同比新增5个拥堵区段央广网发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供图

  “十三五”期间上海交通需求特征呈现结构性变化

  根据2019年上海市第六次综合交通调查,全市人员日均出行总量约5731万人次,较2014年增长3.3%,增速显著高于市内交通出行。2020年交通出行总量受疫情影响出现波动,年末已经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

  通勤出行距离进一步延长,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加强。中心城平均通勤出行距离从2014年的10.2公里增加到11.1公里,通勤出行的平均时耗仍维持在42分钟左右。轨道交通覆盖不断扩大,地面公交逐渐转型。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里程增至772公里(含15号线),轨道站点可达性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内49%的人步行10分钟可以到达轨道交通车站。地面公交进一步向区域出行、轨道交通接驳等功能转型,上海全市公交线路平均长度15.7公里,较2014年下降10%。接驳轨道成为公交的重要功能之一,约21%的公交客流接驳轨道。

  小客车保有水平显著提高,出行强度明显下降。根据2019年上海市第六次综合交通调查,全市拥车家庭占比为34%,较2014年上升6个百分点。上海全市小客车拥有率水平为222辆/千人,较2014年提升68%,其中外环线以外区域的小汽车千人保有量约257辆,远超中心城179辆/千人的水平。小客车工作日出行强度进一步降低,2019年小客车平均每车每日行驶里程下降至25公里(2014年32公里)。

  新城设施框架初步建成,节点城市功能有待提升

  《年报》中指出,新城发力成为上海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选择,但对标节点城市的更高定位,城市功能和综合交通体系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是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功能尚有待提升。新城用地以工业、居住为主,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公共商业用地比例有所提升,但整体产业结构对人口吸引有限,现状人口约240万,与规划目标有较大差距。同时在新城就业和居住的人口占比为41%,职住平衡效果不佳。

  二是交通设施配置与独立综合交通体系仍有较大差距。新城路网密度平均为4.2km/km2(除南汇新城2.3 km/km2),是中心城的8成,公交线网密度为2 km/km2(除南汇新城0.9 km/km2),是中心城6-7成。松江、嘉定新城虽有铁路服务覆盖,但停靠班次较少,如同位于沪宁廊道的安亭北站每日铁路班次仅为昆山南站1/20,对新城服务不强。近三成的出行使用小客车,轨道和公交的分担率平均仅14%。

  三是出行空间特征尚未显示出节点城市地位。新城出行总量约700万人次/日,其中,内部出行比例平均约为55%,与区内其他城镇出行比例平均约为21%。对外联系中,中心城方向占比为9%,与长三角城市联系占比仅1%,其他合计占比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