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3月11日消息(记者杨静 林馥榆)去年9月举行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向世界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其中。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常委,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表示,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更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抉择。

  “我国具有丰富的绿色能源资源,主要是主要是太阳能、水电和风电,完全能满足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自给自足,彻底摆脱化石能源的桎梏。”丁光宏认为,当前,我国绿色能源开发已经步入市场化阶段。“一度网电价格在0.6元左右,水电和光伏电为每度0.3元,经补贴的风电在0.4元至0.6元。”丁光宏说,光伏电商业模式已被市场接受,且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将依据摩尔定律不断下降。

  由于光伏和风力发电的最大问题是电输出的不稳定,终极解决方案是用氢能作为电的能源储存和移动载体。丁光宏认为,绿色能源开发和转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氢能技术能否突破。

  “以氢能为载体的低碳绿色能源体系建立,将带来第四次能源革命。但目前我国开发氢能存在两个关键问题。”丁光宏说,“主要问题一是制约大规模氢能应用的技术瓶颈没有解决,比如制氢方式、应用场景、运输距离和储运方式等。二是全国不同程度存在弃风、弃光、弃水现象,造成能源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增加了新能源发电的成本。”

  对于氢能发展面临的问题,丁光宏建议,在大力发展我国氢能运输体系方面,应大力发展“干线门站模式”形成规模化的氢能应用和氢能供应链。此外,还应该推广“以奖代补”新政,引导资金进入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同时探索绿电、绿氢认证机制,构建和碳排放权联动的绿色交易机制,推动建立新能源跨区跨省的交易机制和辅助调峰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