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计算机学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央广网上海1月9日消息(记者吴善阳)中小学生编程热、人工智能发展从娃娃抓起,信息技术纳入中小学课程甚至进入中高考……与青少年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相关的热点层出不穷。为了推进上海地区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的发展,1月9日下午,上海市计算机学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这是上海首个同时也是长三角首个计算机学会青少年工委会。

  上海市计算机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暨九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昨天上午在上海科学会堂开幕,在下午的“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论坛”环节,举行了上海市计算机学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薛广涛宣读成立决定,并向青少年工作委员会的委员们颁发荣誉证书。

  上海市计算机学会是上海最大的计算机社团组织,主要会员单位是各大高校的计算机学院和相关国企,青少年工作委员会是最新成立的分支机构,青少年工作委员会主要成员包括主任委员、世外中学副校长陈勇,副主任委员、一师附小副校长张燕与上海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陆品燕教授,秘书长由马融担任,工委会其他委员还包括上外附中、上海实验学校、交大附中、曹杨二中等学校的信息科技骨干教师。

  青少年工作委员会主要工作包括举办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科技素养的相关科普活动,比如从小学零基础(算法知识竞赛)到高中竞技编程系列比赛,“爱AI”学习平台目前是全国最大的专注于竞技编程的网络平台。此外工委会还对中小学信息科技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组织学科类相关书籍的编写工作,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师资培训。

  青少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马融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新一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展望:学会计划编撰出版一本中小学信息科技科普读物、开发一款适用于中小学教学的Python集成开发环境。

 

学会青少年工委向委员们颁发荣誉证书(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教育部近日在给全国政协委员的答复函中称,教育部高度重视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已制定相关专门文件推动和规范编程教育发展,培养培训能够实施编程教育相关师资,将包括编程教育在内信息技术内容纳入到中小学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

  “编程是否应该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人工智能发展是否过热”“如何提高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专业水平”?培养适合未来发展的“数字公民”,师资是关键,在随后的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论坛环节,围绕“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中小学信息科技的师资培养与学科建设”这一主题,与会嘉宾就上述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