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上海12月29日消息(记者杨静)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上海中心气象台今天(29日)发布大风黄色预警和寒潮黄色预警。心血管医生提醒,寒潮来袭,除了要注意出行安全,还要确保我们的血管“安全”。

  上海市气温“三级跳”,注意添衣保暖

  今天上午,申城的天气还是暖融融的,很多人都对即将到来的寒潮表示怀疑。气象专家提醒,强冷空气到来前,会有一种锋前增温现象,随着强冷空气主体抵达,气温将出现断崖式下坠。根据天气预报,今天温度会有“三级跳”:下午2点开始雨水到达,到5点温度下降5℃;晚上7点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有望抵达,温度再次下跌3℃;半夜最低温度-4℃。明天清晨,天气虽然转晴,但温度依然维持在零度以下。

  为应对极端严寒天气,交通、学校、医院等各部门都发出了紧急通知,交通部门还做好了应急防范措施,而作为我们人体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血管,更应该加强防范,防止其受到严寒恶劣天气的侵袭。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宋贺主任介绍,寒冷天会加大心血管疾病恶化的概率,一是因为冷空气会使人体的血管收缩,血液粘度增加,冠脉血管阻力增大,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心肌缺血、缺氧等。二是因为天冷之后人们运动相对减少,尤其是坐办公室工作的人员,血液循环本身就较慢,加上天冷偏向于吃外卖、喝奶茶等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由此带来血糖偏高、血脂异常等不利因素。另外,冬季也是流感高发季节,着凉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遭受流感病毒袭击往往会并发支气管和肺部的感染,诱发心衰或原有心衰症状加重。

  宋主任提醒,极寒天气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保暖,早晨没有穿厚衣服的,中午还有机会把最厚的衣服穿起来。上了年纪的老人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发现血压波动过大,要及时就医,以防出现心血管疾病等危重事件,危及健康和生命。

  明天气温依旧持续走低

  专家提醒:低温易诱发心血管事件,不要被短暂的升温麻痹

  元旦前后,冷空气一波“速冻”操作过后,天气将会变得晴朗,给人一种气温回暖的假象。尤其是明天早晨,太阳早早便“起床”了,但温度依然维持在零度以下。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发病率在冬季最高,其中最高血压出现在最冷天气。因为冷刺激会引起血压升高,也会导致慢性心绞痛患者出现血流停滞概率增大。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宋贺主任解释,急性冷刺激能够使心率加快,长期慢性冷刺激会引起高血压,也会使血液黏度升高,是导致心肌缺氧、缺血,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诱导因素。对此,宋主任提醒,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患者在极冷天气一定要加强防范,要及时关注天气,做好血管的御寒措施,尽量减少晨练及户外活动。高血压患者还要每天测量血压,一旦发现血压波动或不稳时,早点去咨询医生,以便及早、有效地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