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2月27日消息(记者唐奇云)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昨天(26日)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2020-2021)》。根据《报告》预计,我国全年GDP增速为2.1%,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并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任务,彰显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据“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总负责人田国强教授介绍,中国经济在2020年初出现断崖式下滑,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费回暖,投资增速稳步回升,进出口增速持续攀升,贸易顺差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内宽幅双向波动,预计全年GDP增速2.1%,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并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任务,这来之不易,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然而,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报告》将“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摆到重要位置,既要找到内外部风险源,也要找到货币、财政、宏观审慎和产业政策等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在当下空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世界变局下,从大的格局、长远视角及国际视野,对中国宏观经济进行整体把脉,分析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面临的难点,提出要以深化改革开放畅通中国国民经济循环。

  田国强表示,从中长期视角来看,中国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主要面临供给侧、需求侧和国际循环三方面的挑战:一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体现在供给侧的结构性失衡和供给质量水平的不充分;二是中国经济内需的提振面临诸多难题,包括资本报酬边际收益递减而带来的投资下滑,收入差距拉大和中等收入群体过低及家庭部门杠杆率激增带来的消费不足;三是中国经济国际大循环面临外需市场的萎缩和一些地缘政治因素的干扰,出现一个世界、两种体系的趋势。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升产业链安全,加大需求侧改革和注重需求侧管理,以及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借力更高水平的国际大循环来实现。

  随后,课题组首席专家黄晓东教授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2020-2021)》进行了详细解读,探讨风险评估、政策模拟及其治理。在他看来,分析与预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要明确哪些变量对中国经济来讲是外生的,哪些是内生的,明确家庭、企业,以及金融系统的一般变量与政策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考量中国与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世界上其它国家经济变量之间的交互关系。 

  黄晓东表示,基于预测模型(IAR-CMM)的情景分析和政策模拟结果,课题组测算,在基准情景下,2021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