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8月28日消息(记者周洪)8月27日-28日,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上海科技馆主办,中国科普研学联盟、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承办的第三届中国科普研学大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科普场馆、科普基地、中小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线上直播同步开通。

活动现场 (央广网发 上海科技馆供图)

  “据统计,我国科普场馆已经达到1500个,我们倡导的是研究型学习。”科技部引智司科普处处长邱成利今天在上海科技节论坛版块重点活动之一的第三届中国科普研学大会上表示,“我们要搭建大平台,让孩子们不光要从书本上学习知识,还要从活动中走近科学。 ”

  在开幕式上,上海科技馆副馆长顾庆生发布《共识与行动——搭建科普研学合作平台,凸显科学教育核心功能》倡议书。并作主旨报告《从场馆资源到研学课程:探索与实践》。

  来自教育、科技领域的专家代表与科普场馆、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校、企业、媒体、非政府组织等科学教育相关单位/组织共同倡议,期望促进科学素养提升、达成科普研学教育目标共识以及助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责任是努力构建细分年龄段的科普研学体系、加强科学教育共建合作、培养优秀的科学教育者;并承诺在科普研学开发执行过程中,始终将公益性、安全性、科学性和原创性作为行动导向,引导科学教育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要提升科普研学的含金量,作为科普教育重要载体的科普场馆首先行动起来,修炼内功。上海科技馆是国家旅游局授牌的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顾庆生说,近年来,馆方以科技馆和自然博物馆丰富的展教资源为基础,整合多方资源,按照年龄层次和团队大小进行分众化设计,完成七大系列不同主题类型的研学课程开发,开展了800多场以研学实践为目的的团队定制活动:“我们还和100多所学校建立了自然联盟,也把博物馆学校办到学校里,另外,我们把学校的老师请到博物馆进行科普研学培训,同时我们也把自己的员工要变成科学老师。”

活动现场 (央广网发 上海科技馆供图)

  让科普研学游回归到“研学”初衷,北京世纪明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自富坦言,还要建立科普研学教育人员的准入制度,吸引一批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加入导师队伍。

  在主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作主旨报告《科技革命浪潮下中国高校的科普教育使命》,他认为快速发展的中国高校有责任将科技创新与科普教育融合起来,提升社会民众的科学素养,从而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白露作主旨报告《国家级科技传播品牌建设与研学实践的思考》。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全球合作战略总监海伦·琼斯(Helen Jones)和学术总监贝丝·霍金斯(Beth Hawkins)作主旨报告《向所有人开放: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关于STEM学习和社会公平的研究》。

  当天下午,大会在上海科技馆两个分会场分设“科普研学课程与线路设计”“馆校合作”“科普研学基地营地建设”“新技术新理念在研学中的应用”四场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