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7月6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通讯员徐骞)“一个有生机活力高素质的工作队伍、一个运转灵活、通顺高效的工作系统,两者相结合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每个年轻人的实处,久久为功、润物细无声,我们就有足够抗风险的能力”。讲者深情,听者动情。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学指委党总支与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党总支邀请上海交大原党委书记王宗光教授,以《回顾学指委筹建历程,进一步凝聚交大精神》为主题,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四史”专题党课。

  为配合学校开展好“四史”学习教育活动,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抓好自身学习教育的同时,积极作为,主动服务,以百年交大党史校史为切入口,充分挖掘“历史资源”的红色内涵,推出“忆校史,学四史”系列精品讲座,让校史说话,用党史发言,让思想启迪——担负起助力学校“四史”教育之责,为“四史”学习教育奉献上一场精神和文化的“饕餮大餐”。

  以“校史”观“四史”,20余场讲座,掀起“四史”学习教育热潮

  7月1日,建党99周年当天,档案文博管理中心推出的“四史”学习讲座就有3场。学习需求之大,讲座频率之高,让中心老师倍感身上责任之重大。  自4月以来,以交大党史校史内容为主题的“四史”学习教育讲座,已在校园内开展了20余场。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党政办公室、纪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招生办公室、发展联络处、校友总会办公室等机关部处党总支(党支部),航空航天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媒体与传播学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等院系师生党支部,纷纷走进“四史”讲座课堂,在百年交大精神文化的感召下,激活信仰担当。  此次“四史”学习,档案文博管理中心整合研究力量,形成了一支“四史”特色宣讲团。这里有上海交大原党委书记王宗光教授,原校长助理毛杏云研究员,原党史校史研究室主任陈泓研究员,他们是交大辉煌办学历程的参与者、见证者,在他们身上有着交大人一个时代的记忆;这里有中心的中青年研究骨干力量:中心副主任欧七斤,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主任姜玉平,校史编研室孙萍、胡端、漆姚敏等骨干老师,他们甘坐冷板凳,十余年的扎根“深宫”,埋首故纸,以匠人之心编纂了3700多万字的校史著述,以丰硕的研究成果涵养“四史”教育;这里还有战斗在文博育人第一线的讲解员们,几百场的讲解背后,是对每个历史细节和文物故事的精心设计,以实践经验活化“四史”教育。这支“四史”特色宣讲团,老中青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四史”学习教育提供扎实的学术和人力支撑。

  “小视角”映射“大主题”,精心打造交大党史校史课程库

  巍巍交大,百年学府,既有着悠久的办学传统,又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交大120余年凤凰涅槃的曲折发展史,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交大精神品格,不仅是书写在“四史”中浓重的一笔,更成为“四史”学习的生动素材。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以交大党史校史为依托,开出了一份涵盖几十个主题的讲座“菜单”。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很多同志脚上穿的雨鞋不知几次的破了再换新......”毛杏云动情地讲述着交大闵行校区开拓时,交大教职工不畏艰苦、不计报酬,夜以继日工作的情景。1985年,交大为解决空间不足的困难,在全国率先异地办学,开始了闵行校区的建设,创下“交大速度”。可以说,交大闵行校区的建设史,是交大人特有品格的奋斗史,亦是上海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和典范。这段至今听来都足以振奋人心的故事,成为全体师生“四史”学习教育的生动素材。  以学校历史发展中的“小视角”,撬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大主题”,成为此次“四史”学习教育讲座的最大特色。欧七斤讲述的《民主堡垒——战斗在交通大学的中共地下党》,追忆了交大地下党员、爱国师生为迎接上海解放、新中国建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感人事迹,激励今天的交大人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姜玉平讲述的《中国共产党与举国科研体制的建立(1949—1965)》,系统梳理了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现代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情况下,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在基础工业、国防尖端科技方面取得巨大飞跃,激励今天的交大人苦干惊天事,将国家需要作为一生的追求;孙萍讲述的《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交大西迁与西迁精神》,通过回溯交大西迁往事,深入理解西迁精神的核心与精髓,激励今天的交大人在弘扬西迁精神中砥砺初心使命,传承“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四史”学习教育讲座菜单中,宣讲团还根据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二级单位精心定制了学习教育主题。如为数学科学学院讲述的《步入数学王国:吴文俊在交通大学》,为航空航天学院讲述的《近代航空高等教育之重镇:交通大学航空工程教育(1935-1952)》,以学院的发展史为切入点,努力做到让“四史”教育贴近受众,精准施教,让“四史”学习教育更具实效。

  线下“沉浸式”与线上“云端式”共振,打出一套“四史”学习教育“组合拳”

  “1925年底,交通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共青团组织——中共南洋大学党团支部建成,这成为全国高校中最早建立的共产党、共青团组织之一。”一场沉浸式“四史”学习教育情景课在交大开讲。在毛杏云、欧七斤的引导讲解下,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忠钦等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漫步徐汇校区,回顾了交大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峥嵘发展史中点燃的星星之火,感受着交大爱国师生在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奋斗不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断谱写新篇章的坚定足迹。  用校园红色建筑物串联起“四史”学习之路,这样的“沉浸式”教育让人们眼前一亮!除了线下的面对面,线上“云端式”的讲座课堂,则受到了学生党支部的青睐。来自化学化工学院、致远学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百余名学生党支部成员,因受疫情影响还未返校,他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齐聚云端,聆听宣讲团老师精心备课的“四史”故事,同学们的反响积极而热烈。  做“活”形式,兼顾“四史”教育的严肃性与生动性;线上线下同步共振,打开“四史”学习教育的“边界”。档案文博管理中心的“四史”学习教育讲座,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扎实有效推进学校“四史”学习教育的全覆盖。  做“精”课程,做“活”形式,讲活交大红色历史,讲好交大红色故事。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四史”宣讲团,将继续深挖学校历史文化中的红色资源,打造“忆校史,学四史”精品讲座课程库,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菜单,增强讲座的辐射力度和辐射范围,凝心聚力画好交大人的“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