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城运中心内的大屏幕上,显示出黄浦市民在汛期投诉最多的热点问题。 唐烨 摄

  共享单车违停在背街小巷,“城区大脑”能自动发现、识别、派单,处置速度大大提高;企业到行政服务中心办事,智慧系统能自动通知服务人员,送上精准服务;小区发生高空抛物,“神经元”能实时捕捉,精准定位到户;智能垃圾箱房、智能充电桩,让居民生活更便利。在黄浦区,居民与企业身边的智慧场景越来越多,智慧应用越来越管用。5G、人工智能、物联感知等“新基建”的提速,将为更智慧、更智能的城区治理注入新动力。

  “一屏”“一图”,观城区管城区

  在黄浦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的指挥大厅,一张蓝色巨型电子显示屏占据整个墙面。屏上全息、全景呈现黄浦城区治理的各类要素。这是打造智慧黄浦的核心基础,也是“一网统管”的“城区大脑”之所在。黄浦区着力打破信息壁垒、消除数据烟囱,构建区级数据中台,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打造了“数联、物联、智联”三位一体的“城区大脑”,支撑决策更科学、治理更精细、服务更高效。这个“城区大脑”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城区大脑”是否能够更聪明、更智慧,关键在于数据资源。目前,黄浦区已广泛汇聚“人、物、动、态”等各类数据,同时融入社会数据资源,形成黄浦区全域全量“数据资源中心”。黄浦区城运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区级数据中台纵横贯穿、融会贯通,“纵向”实现市、区、街大数据资源级联衔接,实现条块数据联动共享;“横向”打通区内各部门、区属企业、相关社会单位数据共享交换通道。通过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有效支撑“城区大脑”高效运行,对城区治理的影响日渐显现。

  “城区大脑”实时显示城市运行宏观态势。黄浦区依托区级数据中台与可视化技术,利用时空信息平台二、三维虚拟空间,实现了城区治理中自然人、法人、建筑、部件、神经元和事件动态以及城区交通、气象、生态等反映黄浦城区综合态势体征数据,在指挥中心大屏上全息全景呈现,形成黄浦治理要素“一张图”;通过视频监控资源共享平台,可随时查看黄浦城区各个角落,形成城区“生命体、有机体”的数字孪生,实现“一屏观黄浦”。

  “观”是基础,“管”才是关键。黄浦区探索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开发好用、管用的场景,如共享单车、跨门经营、暴露垃圾、高空抛物等场景的开发应用。让城区治理更智能、更科学。

  “进贤路有共享单车违停。”这条报警信息出现在大屏幕上,同时,通过事件协同系统自动推送到城市管理人员PC端和共享单车管理公司服务人员小赵的手机上,下面还附带着一张违停单车的截屏图片及具体信息。小赵立即赶往现场,对违停共享单车进行处置,并通过手机点击已处置完毕,系统自动核查、结案,从发现到处置全程仅十几分钟。

  过去从发现、处置到结案是不同的人参与其中。网格员通过巡街或巡屏发现、到现场拍照取证,派单给城管执法局,由城管执法局通知相关车企前往处理。最后拍照上传进行人工比对,工单结案。但通过共享单车违停的智能发现,大大提高了效率。

  通过汇聚遍布于街面的监控视频资源,运用共享单车违停检测算法,“城区大脑”可以对乱停放现象进行自动检测、自动派单、自动核查办结。违停检测算法区别于一般算法,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排除了白天和晚上的光照限制以及雨天、雾天、晴天的天气限制,实现了精准识别,识别准确率达到95%以上。

  智能管理、提高效率就够了吗?还不行,“防”才是目标。在今年汛期来临前,“城市大脑”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深度学习,将过去“沉睡”的12345热线数据激活,经过治理与分析,可以实现预判与预警,完成了人力所不可能完成的事。

  在“城运中心”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了两张图:一张是汛期“热搜词”图,如漏水、积水、高空坠物等等,“城区大脑”借助华为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对过去几年通过12345热线打来的居民来电的海量诉求进行了提炼,提取出分属不同主题的内容,进而挖掘出热搜词;另一张是三维城区图,通过热力图的方式将各类热搜词呈现在城区三维图形上,用“红网”“黄网”进行标注,可以直观地看出哪个区域、哪类问题特别集中,甚至可以细化到小区与道路。同时,“城市大脑”可自动生成防台防汛大数据智能分析预警清单,并将这些清单发送给街道。各个街道针对预警的重点区域和隐患类型采用配强人员、备齐物资、保障物业等一系列防控手段,及时开展有效的预警和防控工作,从而将原本被动式的处置变成数据分析后的主动预警防控。

  企业办事不用开口,“心思”就能被读懂

  某集团文化传播公司办事员徐女士最近到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取号时正值办事高峰,她坐在大厅静静等待,不知不觉过了20分钟。徐女士没想到,帮办人员主动找到了她,也不用她开口,就引导她到要办事的窗口进行了业务办理。原来,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最新上线了“智能无感服务平台”,采用光启自有知识产权的感知终端和先进的平台核心算法,实现了人号合一、无感认证、精准定向推送、服务过程回溯等应用。企业法人及市民个体从走进办事大厅那一刻开始,就能被精准识别,及时推送给服务中心帮办人员,得到相关贴心服务。

  这天,徐女士取号后等候超过20分钟时,服务中心帮办人员的手机便开始振动。这是“智能无感平台”监测到徐女士“等待超时”,借助手机端的“微信帮办小程序”,提醒帮办人员。平台还将徐女士等待位置图片与取号信息发送给帮办人员,让其顺利找到徐女士、为她服务。

  这天,徐女士要办理企业股东名称及经营范围的变更。由于涉及的股东大多为集团公司,窗口工作人员经系统核对,发现这次的变更事项还涉及其他企业,也需要进行变更登记,因此建议徐女士一并准备另一家企业的变更材料,再回去找相应股东,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

  “智能无感平台”的服务并没有结束。一周后,当徐女士再次来到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一进大厅就被“智能无感平台”自动识别,向徐女士的手机上发送了信息,提醒她“可以取上次办理窗口的指定号”。同时,帮办人员的手机小程序上也收到了徐女士位置信息与办理业务的提示,帮办人员再次找到徐女士为其进行了材料查看。

  由于是前往原办理窗口进行业务续办,徐女士和窗口工作人员二次审核材料的时间大大缩短,也减少了可能产生的多次往返的情况。徐女士递交变更申请后,当天就领取到了两家企业新的《营业执照》。“不用我开口,好像能读懂我的心思,在这里办事体验太好了。”徐女士感慨。

  “智能无感平台”背后有个“一人一号”“一企一档”的数据档案,同时通过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的重要部位布设的光电感知站点采集点以及视频资源,可以动态捕捉到大厅内人员数据,进行存储、比对分析、追踪分析等,最终实现了“人号合一”“人事合一”和“人企合一”的精细化政务管理模式。借助这一人工智能平台,企业法人与市民个人来办事全过程都能得到精准服务。

  黄浦区科委负责人说,黄浦区大力推进“新基建”,率先在区行政服务中心打造了这一智能无感服务创新项目,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城市精细化管理之中,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全天候“感知”,破解治理“老大难”

  不久前,半淞园路街道新村居委的瞿溪新村小区内,停车地磁发生报警,几个街区之外的“智慧半淞综合指挥平台”立即自动产生告警并派单到小区物业,门岗保安手持的物业管理屏自动显示“小区存在违停事件”需要及时处理,保安系统接单并立马根据系统显示的地磁位置发现违停车辆。经与车主充分沟通后,车主表示理解并及时将车辆驶离违停区域,保安将处理结果在系统平台上进行反馈,形成了工作闭环,有效确保了小区生命通道的通畅和停车的井然有序。

  半淞园路街道实有人口9.5万人,是中心城区典型的居住型社区,近年遇到了小区停车难、高空抛物等社区治理难题。街道通过搭建“智慧安防”“智慧治理”“智慧养老”和“智慧商业”等10多个应用场景,基本形成了对社区动态的全天候、全时段的“感知”覆盖,探索破解社区治理难题之道。在实现数据全量、实时、多维汇聚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集中各类数据、加强分析研判、精准反应处置,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开篇讲到的停车场景就是街道“智慧治理”的一个应用场景。在瞿溪新村小区,大门入口安装了车辆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停车引导屏,在每个停车位和生命通道的关键位置都安装了智能感应停车地磁,既助力智能发现车辆违停事件,又实时显示小区空余停车位状况,方便精准引导车辆停放,保障小区生命通道畅通。瞿溪新村小区内还建设有智能充电桩,方便非机动车有序停放,破解居民私拉电线充电乱象。

  高空抛物,是社会治理“老大难”问题。位于制造居委的华浩苑小区原本是高空抛物的重灾区,自从安装了高空抛物智能高清探头之后,高空抛物现象已大幅下降。智能探头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这得益于在居民楼旁布设的高空抛物监测系统——一个面对大楼的仰角高清探头,全天候全时段为小区安全站岗放哨。

  最近,街道“智慧半淞综合指挥平台”自动出现高空抛物事件告警,系统监测到目标楼房有坠物,从系统自动抓拍存储坠物前后各30秒的视频影像中可以看出,楼上缓缓飘下一张纸片,系统立马自动生成了涵盖现场照片、发生时间、警示标语等要素的宣传通告和派工单,下发至事发小区所属居委。制造居委的社区干部“接单”后,经后台查阅视频影像确认,立马赶赴现场将宣传通告张贴在门洞上,通报高空抛物时间发生情况,随后上楼敲开抛物者家门进行宣传教育。起初该户居民不承认有抛物行为,直到居委干部拿出手机出示视频,居民连忙道歉并表示再也不会了。高清抓拍探头等智能设备不仅能助力高空抛物的有效发现和证据固定,更通过“一抓就准”产生的震慑作用,让有抛物恶习的人不敢心存侥幸,改掉坏毛病,实现源头治理。

  在智慧治理的过程中,街道还注重全过程管理、多主体参与、软硬件齐抓,在安装智能硬件设备的同时,充分发挥街道、派出所、居委协同治理的合力,引导居民自治共治。如在处理高空抛物案例中,街道一方面及时开展宣传教育,向居民宣传高空抛物的危害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引导居民讲文明、勿抛物;另一方面对于系统监测到的看似没有危害的废纸、塑料袋等高空抛物事件,也高度重视、及时应对、联勤联动,通过张贴宣传通告、上门教育劝导等方式,传递高空抛物必然“被发现、被通告、被惩处”的信号,形成小区高空抛物治理的“技防+人防”,真正实现小区的精细化治理。

  “聪明的小区”就在身边

  黄浦区福元小区保安孔祥国有了一个“小助手”——一个手机。“这是物业公司给我们配发的,里面安装了感知设备预警平台,你看,这是今天上午10点多发来的一条提示,有位居民把电瓶车停进了楼道里。”

  记者看到,这条提示除了日期和时间之外,还有楼道的精确位置以及居民把电瓶车停入楼道前后的多张照片。孔祥国说,配“小助手”之前,类似非机动车乱停、共享单车乱进、生活垃圾乱扔等不文明的现象,只有保安巡视发现后才能进行处置。“现在,小区里一发生不文明行为,‘小助手’马上就能通知我。处置速度快了,小区环境就变好了,老百姓满意了,公司对我工作的打分也高了。”孔祥国对“小助手”十分满意。

  孔祥国手中的智能终端,是瑞金二路街道“智慧物业管理终端系统”的一部分。去年下半年,为使社区管理更有成效,真正实现“及时响应、联勤联动、高效处置”的“一网统管”工作目标,瑞金二路街道牵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永业集团卢湾公房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卢湾公房),以街道梳理基层治理经验、信息公司配置智能技术、公房公司调配处置力量的方式,建成了瑞金二路街道“智慧物业管理终端系统”。以南昌路沿线小区大修工程为契机,在福元小区安装了烟感、灭电弧、刷脸门禁、系统、AI识别监控、智能充电桩、智慧垃圾箱房等感知设备,将福元小区打造成瑞金二路街道智慧社区建设的样板房。

  这么多感知设备同时把捕捉到的信息汇总、投映到“智慧物业管理终端系统”平台大屏上;街道信息中心以及物业公司通过智慧大屏,实现对社区消防安全、占道堆物、非机动车充电等物业信息的实时掌握。雁荡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燕玲告诉记者,正是得益于智慧物业管理建设,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居委和物业密切配合,充分利用“智慧物业管理终端系统”,不仅对福元小区做到进出人口管理有序、不文明行为处置迅速,还大大降低了该小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智慧物业管理终端系统”不仅在建设的过程中厘清了社区管理工作的流程、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职责,通过对收集到的大数据进行分析,物业公司还能及时掌握社区里正在发生的状况。如,福元小区的智慧垃圾箱房有称重的功能。最近,根据可回收垃圾数据分析,结合“618大促”,物业判断进出小区的快递人员近期会增多,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快递人员进出小区的管理;以往小区摄像头坏了,发现不及时、层层传达信息带来的维修滞后,现在摄像头被遮挡或者出故障,系统都能第一时间作出判断,并向物业发出预警,加速了处置速度。

  智慧社区建设给居民生活也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智能垃圾箱房、智慧充电桩都在福元小区落地。一户居民说,原来给电瓶车充电时,要从家中穿窗而出“飞线”,这是一种安全隐患,小区加装智慧充电桩后,“飞线”消失了,充一次便宜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