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6月24日消息(记者傅闻捷 韩晓余)在今天(24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诸旖表示,目前上海市各大批发市场已加强人员出入闭环管理,实行“1人、1证、2码、1承诺”制度。此外,针对节日期间市民消费需求增加的情况,市商务委也做好了货源组织准备。

  诸旖介绍,本市各大批发市场加强人员出入闭环管理,实行“1人、1证、2码、1承诺”制度。“1证”是指市场管理者、市场经营者、进场交易者和运输车辆司机等重点人群须在各批发市场办理人员电子登记证,每次“签到”后方可进入市场。“2码”是指以上人员进入批发市场须出示“健康码”和国务院客户端“防疫行程卡”,两码皆为“绿色”方可通行。“1承诺”是指以上人员进入批发市场须承诺没有去过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没有咳嗽和发热症状。对不符合以上要求的人员一律禁止入场,发现异常情况的立即报告卫生健康部门,采取相应的集中隔离或社区健康管理措施,并进行核酸检测。

  下一步,上海市商务委还将会同市相关部门和各区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农贸市场各项防疫措施落地落实,运营安全有序。

  与此同时,为了让市民过好端午节,上海市商务委会同各相关企业和各区着力强化产销对接、加大货源组织,全力保障节日期间蔬菜、猪肉等主副食品市场供应。

  诸旖介绍,蔬菜方面,近一周,本市每日蔬菜批发交易量基本稳定在9000吨左右,针对节日期间市民消费需求增加的情况,市商务委会也做好了货源组织准备。本市主要批发市场对接的紧密型域外蔬菜基地达到127个,遍布海南、云南、江苏、浙江、山东、宁夏等南北各大主要蔬菜产区。数量众多的基地保证了上海市民一年四季能够吃到不同产区供应的时令蔬菜。进入夏季,甘肃、宁夏、河北等省基地生产的甘蓝菜、白菜、莴苣、西红柿源源不断供应上海市场。

  端午“小长假”期间,蔬菜集团除保证主要常规品种供应充足外,还从浙江、湖南等省组织了粽叶、茭白、百合等时令品种供应上海市场。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也加大了对云南生菜、荷兰豆等高原蔬菜以及江浙皖地区空心菜、米苋等绿叶菜的采购力度。

  肉类方面,为更好体现多元化结构,提供保供支撑,本市主要猪肉批发市场已组织主要经营户与山东、河北、黑龙江等16个主要产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节日期间,本市主要批发市场每天可供应猪肉约1万头,较平时增加10%。

  诸旖表示,本市主要超市卖场、生鲜电商等零售企业也发挥渠道资源优势,加大了节日备货。联华、农工商等超市卖场组织的肉禽蛋、蔬菜、水果、粮油等主要消费品种供应量较平时增加30%以上。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新零售企业也加大了对牛羊肉、水产、绿叶菜等市民节日期间需求量较大的商品的组织力度,备货量较平时增加20%,切实加强节日服务保障,丰富市民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