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海派电视剧创作如何用好文化资源

2018-05-18 06:52:00来源:解放日报

  海派电视剧丰富了电视剧的叙事类型和题材选择,带给全国观众多重视角的上海故事。如何在当下进一步擦亮海派电视剧这张金字名片?昨天,由著名编剧王丽萍发起的上海影视四季沙龙·夏——中国电视剧60周年暨海派电视剧的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在上海文艺会堂举办。来自文艺界的著名导演、文艺评论家、编剧、演员等集聚一堂,畅谈新时代的海派电视剧创作,以及如何发扬上海文化优势,将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运用到影视创作中去。

  海派电视剧的昔日辉煌

  今年是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6周年,也是中国电视剧发展的第60个年头。60年间,一代代电视人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生动展现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海派电视剧也在中国电视剧发展过程中贡献出很多精品佳作。其中,有张戈执导、具有浓郁上海地方特色的电视剧《上海的早晨》,有黄蜀芹导演的代表作、当年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的知青题材电视剧《孽债》,有王丽萍编剧、江海洋执导的改革开放后第一部婆媳剧《婆婆媳妇小姑》,有顾伟丽编剧的“树系列”三部曲及《那样芬芳》等。此外,《上海一家人》《像雾像雨又像风》《错爱一生》《我的前半生》等海派影视剧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认为,回头去看,海派电视剧不但精品频出,而且在全国形成轰动效应,其影响力不仅来自作品本身,也和文化环境、时代氛围有关。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城市要重新面对和思考很多问题,比如人和土地的关系,人和资本的关系等,时代为上海人重新认识自己提供非常重要的起因,海派电视剧因时而生,受到热捧。包括《上海一家人》《孽债》等其实都是在讲上海转型期的人的故事。

  创作要接上海地气

  进一步擦亮海派电视剧这张金字名片,离不开现实主义土壤的滋养。四季沙龙上,与会代表回顾当年的拍摄历程,分享时代变迁后与时俱进的创作变化并展望未来——在新时代下以弘扬上海文化为己任,继续创作具有浓烈上海特色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关注城市发展和民生进步,探讨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给全国观众讲述属于上海的动人故事,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曾创作《小别离》剧本的知名上海女编剧何晴,目前手头的两部作品都是关于上海题材的。“一部是《天才管家》,修改了四稿,最近的这一稿完全贴近上海风土人情,写的是上海新型年轻人的关系。另一部是《金融圈》,讲的是生活在上海的三个女孩如何在上海的金融圈奋斗的故事。现实主义作品人物一定要真实接地气,上海这个坐标是我们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底气。”

  创作了《女生贾梅》《那样芬芳》剧本的编剧顾伟丽坦言:“这两年明显感觉到现实主义题材在升温,现实主义在慢慢回归。”

  而即便是偶像剧,接地气的海派剧也显然更受欢迎。热播偶像剧《亲爱的翻译官》的编剧洪靖惠表示:“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人物,我们专程去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体验生活。只有扎根到生活中的创作,才能把握创作的温度和细节。”

  走出海派电视剧创作误区

  与会人士提出,海派电视剧的拍摄存在一个误区,“拍老上海,就是十里洋场、谍战、百乐门;拍上海当代题材,就是婆婆妈妈。这样一来,海派电视剧的印象被固定化、狭窄化,也影响了海派电视剧的声誉。”导演江海洋指出,提高海派电视剧的品质,“不要沉浸于那些很通顺的情节里,创作上需要一点力度。比如面对全国老百姓都能面对的困难,上海人是怎么解决的?这才是观众要看的。”

  何晴则直指伪现实剧和悬浮剧的问题,“即使是上海的作品,也不愿意把上海的特色表现出来。”对此,石川表示,这是很多电视剧不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作品没法走进别人的内心,浮于表面,这就是悬浮剧。你创作的,只是一种外在的经验,别人的经验如果可以转成个人深刻的生活感悟,那才是你内在生长出来的。现在很多方面需要完成这样的转换。”

  正在创作《邻里关系》和《理想》的编剧王丽萍坦言:“应该创作更多无愧于这个城市的影视作品,为上海文化繁荣作出创作者应有的贡献。”

编辑: 韩晓余

海派电视剧创作如何用好文化资源

上海影视四季沙龙·夏举行,导演、文艺评论家、编剧、演员等畅谈发扬优势 海派电视剧创作如何用好文化资源,曾创作《小别离》剧本的知名上海女编剧何晴,目前手头的两部作品都是关于上海题材的。”  正在创作《邻里关系》和《理想》的编剧王丽萍坦言:“应该创作更多无愧于这个城市的影视作品,为上海文化繁荣作出创作者应有的贡献。